文化部原部长蔡武:登高、望远,世界究竟向何处去?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原部长、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蔡武发表致辞

10月18日,在2016凤凰国际论坛现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原部长、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蔡武就“世界秩序中的中国大战略”发表致辞,他认为应该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中国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外交大战略,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站在全人类命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一种构想,它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有着丰富的人类实践基础,有着中国人“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也有着非常现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以下为演讲全文: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关系处于深刻的调整之中,世界秩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世界究竟向何处去?如何认识和看待这种大变局,如何适应和应对这种大变化?不同国家、不同的群体都在提出自己的判断和谋划,众说纷纭,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大战略、大趋势论著、学说。这其中,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际社会中,都不乏有人仍然停留在早已过时的冷战思维中,秉持零和博弈的旧思维,甚至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国强必霸”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逻辑来判断新世纪世界秩序发展的趋势,进而提出种种应对之策及战略谋划。坚持这种旧思维、旧观念的人,根本无法理解中国党和政府在新世纪,特别是在近年来在外交思想和国际战略领域的变革和创新,无法理解中国外交战略的新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和形成的一系列新视角、新理念、新方针和新举措。

这些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探索中,中国党和政府在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域,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创新开拓,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和创新,其核心内容,是基于应对人类共同威胁和扩大共同利益的需要,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从这个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中国在新世纪、新时期的外交大战略,才比较靠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是中国对外战略的内核和崇高目标。

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当代世界发展与人类未来走向和未来变革的一种期待。“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并不是十八大以后才出现的,此前这一理论业已萌芽。早在2010年5月和2011年9月,中方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和关于促进中欧合作的论述中,提出了“命运共同体”思想,2011年9月《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也纳入了“命运共同体”概念。但十八大之前,尚未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更未进行细化和体系化。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2015年3月在博鳌论坛的主旨演说中,2015年9月在联大讲坛上的讲话中,都郑重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并多次作了系统深刻的阐述,对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出了中国的答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站在全人类命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一种构想,它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有着丰富的人类实践基础,有着中国人“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也有着非常现实可行的实现路径。这个命题是认识和理解中国外交大战略的“金钥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基础。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必然性。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指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两个基础。其一,是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基础,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继承现有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其二,是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和目标,中国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主张: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个观点。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要求而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人合一”“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和“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协和万邦”“执其两端用其中”等东方智慧是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的。这正是中国在新时代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伦理和道义基础。

近年来,中国在外交实践中所倡导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倡议,无不来源于此。如“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上合组织首创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及关于“亚洲命运共同体”内涵的亚洲繁荣观、亚洲安全观、亚洲价值观等。

当然,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题,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作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和体系化,需要向国际社会作出权威而令人信服的阐释,以期成为大家的共识。

我衷心期待中国的专家学者和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登高、望远、深思、远虑,向世界贡献智慧,共同为各国人民描绘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叶鹏 PN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