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赵汀阳:中国是在非侵略的条件下不断扩大的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赵汀阳发言

在满天星斗之后,中国如何能够形成一个完整而“多元一体”的中国,并且是在非侵略的条件下不断地扩大?

1018日,在2016凤凰国际论坛现场,软实力论坛“中国外交理念与海外社会形象”上,主持人姚遥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赵汀阳,谈及“多元一体”的中国是如何形成的。赵汀阳表示,站在某一特定人群,比如用大汉人主义的眼光看中国,或者从其他的族群角度来看中国,是片面的。

他在新书《惠此中国》中,以“漩涡模式”作为解释模型,其中的要点在于——中国的生长方式是内卷型的,具有一种向心力,吸引着中国大地上众多族群来参加一场共同的博弈游戏,中国古代成语“逐鹿中原”所指的即为这场博弈游戏。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姚遥:十年前,您提出的“天下体系”名扬四海,今年又有两本新作问世。很多公共外交解答不了的问题,恐怕要求助历史事实。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个德国老太太,她跟我辩论道,无论怎么样也无法证明中国不是个霸权国家,中国就是爱扩张。她认为,中国如果不爱扩张,如何解释为什么直到21世纪旧中国还能保有这么大的国土面积以及众多的人口和复杂的民族关系。这个观点确实有些噎人,您在最近的新书中提到“漩涡模式”,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即中国今天的疆域不是通过主动扩张,而是通过外族逐渐的融合而成的。下面就请您来介绍一下您的新作和这个理论。

赵汀阳:姚遥先生刚才提到,您的老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可这是一个误导性的概念,他把文化理解为对抗性的事实,这无论对哪个国家的文化来说都是不利的。本雅明讲过,什么样的故事是能够祖祖辈辈长期流传下去的?关键在于那些故事一定包含着可以分享的经验和智慧。所以,对于文化来说,关键词应该是分享,而不是对抗。尽管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在世界上广为应用,但我认为这个概念是非常误导性的。

回到你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越变越大?说来话长。费孝通先生讲,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实体。“多元一体”的中国是怎么形成的?最早的中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苏秉琦先生的“满天星斗”模式可以解释最早中国的情形,而且十分形象,即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有数十个同时在进行的文明,就像满天星斗一样分布在各地,这些文明之间有互动,慢慢才形成中国的核心区。我的新书《惠此中国》试图探讨的问题是,在满天星斗之后,中国如何能够形成一个完整而“多元一体”的中国,并且是在非侵略的条件下不断地扩大。

我采用的解释模型叫做“漩涡模式”,其中的要点是说,中国的生长方式是内卷型的,具有一种向心力,吸引着中国大地上众多族群来参加一场共同的博弈游戏,这个博弈游戏就是中国古代成语“逐鹿中原”所指的意思。众多族群共同参加这个游戏,不断向中心卷进来,就像一个漩涡一样。在这个博弈游戏中,总有最后统一中国的王朝,其他“参赛者”的领地及其人民就一并卷入这个漩涡,组成了中国。

这个解释模型主要是在存在论意义上去理解中国的生长方式,或者说从这个博弈游戏的观点去看中国,而不是以某一特定人群的观点去看中国,不是用汉人的眼光看中国,也不是从其他的族群观点去看中国。比如说,所谓的“新清史”,就是一种片面观点。从“漩涡模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内卷化的向心运动是众多族群共同合力形成的漩涡,历代的成功王朝,无论是秦汉隋唐,还是辽金宋与元明清,都同样是中国的创造者。

[责任编辑:熊志 PN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