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杂志:从特朗普访华看美国对台政策走向——周忠菲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2017年11月8日,北京天安门前悬挂起中美两国国旗,欢迎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

最近,中美关系的发展显得有些扑朔迷离。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首次访问中国,中国政府给予了“国事访问+”的高规格接待,中美签下2500多亿美元的贸易大单。可在特朗普刚刚结束在亚洲的访问返回美国后,就启动了对中国的贸易制裁,随即任命对华强硬派人士薛瑞福任国防部亚太事务助理部长。12月8日,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在华盛顿解读中共十九大报告时,针对美国国会通过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的内容——重新评估美国军舰到台湾访问的可能性,用清晰、果断的语言表示,美国军舰抵达台湾高雄之日,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12月14日,针对特朗普签署《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回应称,美国有关法案涉台条款虽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方已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众所周知,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中美关系与美国对台政策的走向,立即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一个不能绕开的问题。从近期来看,美国对台政策似乎趋于强化。但笔者认为,受中美关系的制约,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趋势是弱化而不是强化。这是因为:其一,中美两国互为战略对手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美国在战略上不具备对中国“翻牌”的底气。其二,台湾问题始终受中美关系束缚,特朗普政府面临“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期竞争战略中找到一个地位”的压力。其三,虽然目前美国对台政策有制造紧张态势的一面,但从中长期看,美国是否继续履行“保护台湾的职责”,受台海两岸实力对比大幅变化的影响,美国“介入”台湾问题的立场可能因此调整。

中美关系处于战略博弈与战略互动阶段

最近中美关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中美关系很热络。美国总统特朗普总统的首次访华受到了中国“国事访问+”规格的接待,中美双方签署了高额的贸易大单。而另一方面,中美关系又呈现出博弈的态势。特朗普在结束访问回国后,随即任命对华强硬派人士薛瑞福任国防部亚太事务助理部长,并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继12月14日特朗普签署《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之后,12月18日,特朗普向国会递交了他上任以来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特朗普对世界格局的判断是,美国正面对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特朗普还公开挑明,中国和俄罗斯等“修正主义大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特朗普在这里释放的是什么信号?难道中美关系要走向对立?

笔者认为,要理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应从中美关系的特质在于战略性这一角度,从长期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与分析。目前中美关系的现状,可以定位为战略博弈与战略互动阶段。

自美国军舰闯入南海以来,中国与其他一些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岛礁主权归属和海域划界争端问题就发展为中美两国就地区秩序进行的战略博弈。最近,美国还抛出印太战略,企图拉拢印度,加重与中国博弈的砝码。

但在目前美国与中国的战略博弈中,美国处于不能随心所欲的状态。这是因为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与美国在亚太的战略收缩之间出现了矛盾。美国既需要在亚太地区进行战略收缩(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一例),但又担心出现“美国衰落论”,担心国际社会认为“美国实力已经不如从前”。为此,94岁高龄的美国战略家基辛格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美元首会晤“打前站”,并在媒体上广泛发文,将特朗普访华作为美国力量持久不衰的象征。这令人回想起45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破冰之旅”之际,当时美国面临的战略背景也是既要实现在亚洲的力量收缩,又要保持在亚洲的存在。当时基辛格还提出了通过发展中美关系来抵制苏联力量增长的“联系原则”。而“联系原则”的基础,是强调美国与任何一个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比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为紧密”。今天,“联系原则”已经不再适用,中国与绝大部分亚洲国家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关系,东亚各国对于是否接受美国在地区秩序方面的安排态度未明,美国与盟国之间矛盾重重。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韩国各有打算。印度对美国假手印太战略,企图将美国力量伸进印度洋也甚为不满。正如薛瑞福在就任美国国防部亚太事务助理部长的国会听证会上指出:中国崛起是他这一代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调整”,美国“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期竞争战略中找到一个地位”。言外之意,美国在亚洲面临收缩的压力,是中美战略博弈与战略互动的背后原因。

美国对台政策呈现出两面性

因此,无论是“美国优先”还是“美国收缩”,美国的政策调整都受到中国因素的影响。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亚太地区的一系列重大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成为特朗普政府执行其“一个中国”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政治基础,这也是决定美国对台政策的大前提。

当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特朗普政府是一个典型的商人政府这点看,特朗普以台湾问题为筹码,对中国“讨价还价”,成为近期美国对台政策的“某种”态势。

在中美经贸关系方面,为应对中美之间日益增加的贸易摩擦,特朗普政府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为宗旨,可能利用台湾问题在中美双边经贸上“进行要挟”。在决策层的政治意愿方面,美国新任政府历来有向军方倾斜的传统。如薛瑞福在为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准备的证词中表示,美台军事互访和美国军舰停靠台湾,“完全符合”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前述美国国会在通过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要求增强美台军事互动,也是向主张“中国威胁论”的美国军方“示好”。在两岸关系方面,持“台独”分裂主义立场的民进党在台湾执政,助长了美国打“台湾牌”的意愿。蔡英文在当选前就表示,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将“强化”台湾的“国防”。当选后,其推出的“新南向政策”公开将发展“国防工业”列为重点。在“国防政策”中民进党将大陆视为“区域不稳定因素”,目的是把美国拉入“台海冲突”。其结果也是清楚的,那就是刺激美国对台政策向有利于民进党的方向转化,以图进一步加强美台“防务关系”。

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导致特朗普政府对台政策,出现加强美台军事互动的态势。但也要看到,美国试图强化“美台防务关系”的态势刚一冒头,就遭到大陆方面的强烈抗议。比如,针对薛瑞福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进行了尖锐的反驳。他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台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敦促美方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大局和台海的和平稳定。又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直接用清晰、果断的语言,告诫美国国会的所谓“亲台鹰派”,并摊明底线:美国军舰抵达台湾之日,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对“台独”分裂势力,中国政府将启用《反分裂国家法》,维护领土完整。

影响美国对台政策的因素

那么,今后美台关系将朝着哪个方向走?依笔者来看,影响今后美国对台政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和战略互动关系。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具有共同利益,决定了中美关系不会大幅偏离战略合作框架,决定了中美关系仍然是未来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和地区秩序的主要变量。在此框架下,美国对台政策的趋势总体上是趋于减弱而不是增强。

特朗普政府“一个中国”政策如何执行,关键取决于中美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在特朗普政府班子稳定后,其不论推出何种亚太政策(或印太政策),不论对台政策进行何种调整,美国对台政策的发展趋势,始终受到中国大陆反应的制约。

其次,美日是否联手打“台湾牌”。为应对美日韩、美澳新同盟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特朗普政府有可能打“台湾牌”。其中,美日关系可能影响台湾问题。自2012年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以来,美日安保关系已经演变为美国“放日出笼”,美国多方鼓励以“历史修正主义”自居的安倍首相,“率领日本在亚太安全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从2017年8月8日发布的日本《防卫白皮书》看,安倍政府加强日本在海外的“军事存在感”、为日本自卫队“走出去”创造条件,是其既定政策。这种倾向,将加剧日本与中国在海洋问题上的“战略摩擦”,美日可能联手触及台湾问题(2015年美日发布了最新版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重申2005年美日安保条约将“台湾海峡”列入“周边有事范围”的相关宣誓)。美日关系的这种动向,对西太平洋和平局势将是一种威胁。如何防止美日联手、防止民进党及其“台独”势力制造东亚局势紧张,已经迫在眼前。

再次,中国大陆鼓励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调整的决心。美国政府曾经表示,美国不可能扮演两岸调停人的角色。但两岸关系推进后,美国又试图扮演所谓“稳定者”“平衡者”角色。与此同时,美国对“台独”势力的存在、对“台独”危害台海安全的事实绝口不提,甚至还继续卖武器给台湾,企图用对台军售来“平衡”两岸的军事情势。

但由于两岸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在两岸关系上的立场存在变化的可能。一是台湾在美国的战略天平上的分量将越来越小;二是民进党拒绝接受“九二共识”造成两岸关系目前处于“停滞”状态,使得“台湾安全”问题更加突出,这加重了美国的战略负担。因此,从这些因素来看,中国大陆鼓励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朝防止民进党操纵的“地区安全筹码”的方向发展,是有可能的。

美国对台政策始终受到中美关系制约

21世纪第一个十年,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的“先发制人”战略受到严峻挑战;21世纪第二个十年前期,奥巴马政府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如今也接近崩裂。对美国而言,如果对亚太战略的失误处理不好,美国完全有重陷“亚洲困境”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也需要稳定中美战略框架。美国对台政策的态势及其发展趋势,始终受到中美关系的制约。

目前美国对台政策出现了加强美台“防务关系”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特朗普政府利用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制造“领土纠缠”“领海纠缠”,对中国底线“进行探测”,同时也是谋求“台湾牌”的“利益最大化”。美国对台政策的这一态势,已经受到中国大陆强硬反应的遏制。

从长远看,中美在一些重大的全球和地区问题上进行合作,符合中美两国共同的利益。中美的这种战略关系决定美国对台政策不会出现重大变化。此外,两岸关系将成为影响未来美国对台政策趋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面对民进党在台湾执政、两岸机制化接触程序已经关闭的情况下,美国对台政策有可能在虚张声势不成后,反过来从所谓加强“介入”的立场上进行退缩。民进党当局寄希望于美日加强干涉台海事务的目的,也有可能最终将落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过去美国政府往往标榜:和平的台海关系,事关美国的长久利益。而潜台词是:台湾的“强大和安全”,符合美国的利益。目前,特朗普政府还没有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表述。但在涉及美国承诺的“一个中国”政策时,特朗普政府强调“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坚持主张两岸问题应和平解决,而中国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强调和平统一。”显然,美国关注的焦点和其真实目的,是企图限制中国大陆在台海问题上对武力的使用。

看看亚太地区的格局,美国的一厢情愿是何等“不识时务”!这一妄想在过去办不到,在中国已经崛起的今天,更加办不到。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识》2018年第1期,更多精彩内容请见《世界知识》杂志

[责任编辑:郑怡雯 PN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