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股市的“合格投资者”


来源:凤凰网综合

编者按:为了总结理性投资者的投资习惯,提炼合格投资者特点和共性。凤凰网国际智库课题组联合益盟股份发布《中国股市合格投资者报告》,致力于解读股市投资者的“成功公式”,并探索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以供社会各界学习参考。

点击下载报告ppt原文

3月23日,凤凰网国际智库联合益盟股份发布《中国股市合格投资者报告》。调研报告基于历时3个月的问卷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总共收集76920份有效样本。通过考察股民的个人背景、分析能力、风控能力和盈利能力等,首次向中国个人投资者展现头部群体的人群画像,通过数据描绘他们的成功经验。

“是这届股民不行,还是这届大盘不行”?经历了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以及此后的数轮股灾,每逢指数大幅下跌,这一问题都会成为了股民、股票分析师、经济学家们热议的话题。经历20多年发展的中国股市,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股民群体。但中国股市是否培养出了自身的合格投资者群体?合格投资者是哪些人?他们如何实现投资股票市场的稳定收益?这些答案无疑对于个人投资者极具参考价值。

合格投资者不能是“有钱的散户”

根据证监会第105号令《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定义的合格投资者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金融资产不低于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的个人。通过定义投资资金量,确实提高了合格投资者的门槛。但是我们也发现:中国“有钱的散户”并不都合格。

问卷数据显示,股市投入100万以上资金量的股民中,52.9%的人没有风控意识。他们每次买入股票的资金占账户资金的一半甚至全部。其中超过半数的人,在牛市中都无法赚钱。可见,评价合格投资者只看资金量大小,未免有失偏颇;风险识别能力也不能仅是一段文字。量化标准的缺失,导致“合格投资者”的定义成为空话。

为此,凤凰网国际智库联合益盟股份开展了“寻找中国股市合格投资者报告”的调查研究。希望帮助市场投资者改变认知结构,建立完善的投资体系,帮助中国证券市场健全发展。 

 

“合格”投资者仅占7.8%

调研结果让人忧虑的是,在庞大的股民群体中,有经验的投资者仍然是少数。在本次调研中,42%的股民投资经验少于3年,只有26%的股民投资经历多于10年。投资经验的不足也反应在投入股市的资金量和投资技能上。近半数投资者每周股票交易次数超过10次;一半投资者最近三个月的平均仓位在8成以上。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来看,有超过35%的受访者表示近三年股票每年都呈负增长。

总结中国股市散户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风险控制能力偏弱、操作与决策能力不足、知识体系不完备和盈利能力有限。大量的投资者风险控制能力偏弱,主要表现在投资者仓位控制意识不足;欠缺止损意识和合理盈利预期;以及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投资者操作经验与决策能力不足表现在交易过于频繁,近一半的投资者每周交易超过10次;超过55%的股民,每次买股票时,会选择满仓或半仓操作。因为在股票投资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知识体系不完备,考察上市公司的范围极为有限,仅有9.4%的股民每年股票交易标的数超过50个。最后,这些不足都反映在了投资业绩之中,即便是在牛市中仍有超过50%的投资者没有跑赢大盘,近三分之一的投资者在亏损;绝大多数投资者没有能力做到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在选股及风险控制能力、操作与决策能力、知识体系和盈利能力方面表现皆突出的“理性投资者”数量,仅占7.8%。投资者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容易受到虚假信息诱导,产生了大量投资受骗的案例。还有些投资者盲目进行高杠杆场外配资,一旦遇到下跌强制平仓,便损失惨重。

不合格投资者缺乏进行股票投资的必要技能,不仅给自身带来财务损失,也给股市带来不稳定因素。缺乏长期投资理念,涨跌无序,非理性波动明显,中国股市有着鲜明的散户化特点,这正是不成熟的个人投资者所带来的影响。

此外,投资者缺乏独立判断能力,也容易受到虚假信息诱导,产生了大量投资受骗的案例。还有些投资者盲目进行高杠杆场外配资,一旦遇到下跌强制平仓,便损失惨重。可以说,不合格投资者的大量存在,正在制约着中国股票市场进一步的成熟发展。

“合格投资者”标准新建议:有资金、懂方法、爱学习

尽管股民水平良莠不齐,但庞大股民群体中也不乏拥有自身投资体系,经验丰富和盈利良好的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在此次问卷调查中被评为理性投资者的群体,我们试图总结他们的投资习惯和特点,提炼中国股市合格投资者的共性:

1)跨越股票投资的“7年之痒”:理性投资者具有超过7年的投资经验

在A股市场中,当投资者遭遇一次惨痛的资金损失,股民们往往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一部分人痛定思痛,决定退出市场,放弃股票投资;另一部分人也痛定思动,选择继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等待时机再次出手。

从我们的调查中就能看到,时间带来的经验积累仍然有助于投资者在A股市场中的成长。当股龄达到7年,理性股民数量占比从37.52%上升到70.45%。从另一方面来看,处于头部盈利能力最强的投资者,换言之,在最近一次牛市中跑赢大盘80%以上,在熊市中仍有盈利,且连续3年平均每年盈利20%。他们中有9成股龄在10年以上。也就是说,随着炒股年数的增长,理性股民的占比很有可能也随之增长。

 

2)股票市场难以“白手起家”:股市资金量占可投总资产不超过20%

对于在A股市场中逐步成长的股民而言,随着经验的增长,和对自身投资能力的信心积累,人们投入股市的资金量往往会不断增长。调查中,保持良好收益的理性投资者群体(74.3%),投入在股市里的资金量保持在30万以上。超过3成股民入市资金集中在10万以下,在这部分人群中,理性投资者占比较低(7.68%)。一半以上的理性投资者,其个人资产≥500w,可投资资产≥200w。超过7成的理性投资者投入在股市里的资金量占比不到其可投总资产的15%。也就是说,投资者的资金风险承受量与可投资金总量成正比。理性投资者的可投资金充裕,其风险承受力也更高。

 

3)实现收益“细水长流”:最大回撤不超过10%,且每年平均收益增长大于20%

不论是对于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考察大家投资水平的核心标准就是盈利能力。在我们的调查中,稳定收益正是理性投资者体现出的“超能力”。通过分析收集的数据,有更多的理性投资者可以在牛市中跑赢大盘20%以上,且最大回撤不超过10%。另一方面,最近3年每年的平均投资收益增长都超过20%的理性投资者数量超过普通个人投资者数量的一倍。可见,收益的稳定性是理性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有明显区别的地方。

 

4)理性投资者何时出手?股票跌幅在10%左右,采取止损策略;涨幅超过30%,考虑卖出变现

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人们除了关注股票上涨时的收益,也要关注下跌时如何及时止损。通过问卷数据,我们发现:风控比盈利更重要,身处资本市场资金的保值与增值是不可分割的双重目标。受访的7成理性投资者几乎不考虑20%以下的盈利套现,超过4成的投资者选择在盈利超过30%才会抛售。但他们往往在10%以下的低损失区间设置止损线。止损线的设置与资金量和仓位多少无关,数据显示,无论资金量多或少,或仓位高或低,近7成的理性投资者把止损线控制在10%以内。另外,理性投资者的投资品种更加多元化,超过60%的人把资产配置到5个以上的投资品种里。而一般股民的投资资产集中于购买股票、理财产品、投资房产;投资于基金和P2P产品的人数也都不超过一半。可见,让投资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在于控制风险和分散风险。

 

5)理性投资者有自己的投资体系:轻仓位(6成以下),少交易(每周少于5次),多选股(一年至少50个交易标的)

虽然不能像机构投资者凭借强大的资金与研究实力,力图构建完善的投资组合,但个人投资者同样应该具备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通过问卷数据,我们发现:理性投资者有方法论,他们会根据经验,选择周期性的股票标的定期换仓,轮动操作。65.3%的理性投资者一年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保持平均仓位6成以下;47.6%的理性投资者最近3月里,每周买卖股票平均交易次数少于5次。

此外,理性投资者与普通股民在选股能力方面的差距也很悬殊。超过62.1%的理性投资者每年交易的股票标的数超过50个,仅有9.4%的一般股民达到相同的交易标的数;理性投资者虽然交易频率仅为一般股民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但选股量却是一般股民的2倍。大量的股票池储备除了能够帮助理性投资者提高胜率外,也保证了投资标的可随时止盈或止损换仓,踏准周期。

 

6)理性投资者是股市中的“好学生”:投资学习时间超过8小时/周+专业付费课程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如何建构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并由此获利呢?分析调查中的理性投资者群体给了我们答案——学习。理性投资者养成了良好的复盘习惯。73.64%的理性股民,每天的复盘时间至少在1小时,1/4的人超过2小时。仅有0.56%的人没有固定的复盘时间。另一方面,理性投资者有很强的学习意识。仅有7.85%的人没有固定开销。而由于他们有比较强的自学能力,在万元以内的普通付费产品消费比例低于一般股民。但他们对于高价专业付费课程的投入比一般股民要高出一倍。最受他们认同的学习方式是关注新闻,买书自学紧随其后,以及更专业的付费课程。

如果说大量不合格投资者的存在制约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合格投资者则是推动中国股票市场良好发展的中坚力量。合格投资者首先是负责任的投资者,在肯定股票市场投资价值的同时,能为上市企业的发展带来真正的资本支持。

合格投资者通过经年累月的经验积累,以及包括付费学习在内的多种提升渠道,形成了自身的投资体系,能够更加理性地选取投资标的。随着合格投资者群体的逐步扩大,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将更加规范,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合格投资者”

根据上交所的数据,中国股市散户的交易额基本占到A股市场的80%以上。而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表现大相径庭,可以说是“机构吃饱,散户跌倒”。“去散户化”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毫无疑问,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强大的资金实力,更专业的研究团队,更丰富的投资信息和渠道,但面对中国股市散户亏多赚少的局面,仅仅提出应该放弃自己投资,将资金交给基金的专业人士来打理的建议,似乎有隔靴搔痒之嫌。

对于中国的个人投资者而言,资金的投资渠道非常有限,定期存款、房地产、贵金属等占据了主要的投资渠道。A股市场凭借其高收益,低门槛的特点,以及股票资产的流动性优势,依然保持着对个人投资者强烈的吸引力。毫无疑问,中国股市由散户主导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2015年上半年的一波牛市,就见证了90后在A股的集体入场。经历了一波又一波股灾的中国股民仍然热情不减,尽管资本市场的残酷无情时常让散户“望盘兴叹”,但每个股民身边都不乏投个人投资者获利颇丰的案例,让人们相信在A股市场有获得一桶金的机会。在一年又一年,新财富、水晶球这些面向券商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的评选如火如荼的开展时,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身边的股民,如益盟股份开展的调研一样,在庞大的散户群体中发掘中国的合格投资者,提炼他们的共同特点。比起新财富分析师的推票建议,身边合格投资者的经验,无疑对于股民群体更具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张添之 PN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