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No.98
No.98

历经12年,朝鲜赢了

After 12 years,the North Korea Wins

作者:曹玮 2015年12月29日
2015
年剩下的最后几天里,世界正忙于各种各样的盘点。12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则消息令人尤为关注:韩国去年进口78亿美元武器,排名世界第一。报道称,首尔成为美国武器的主要买家,购买开支超过70亿美元。

韩国在担心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韩国对面的朝鲜是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之一,但却拥有世界上最高超的外交谋略。从2003年六方会谈启动,朝核问题始终全球瞩目。12年过去了,人们看到的几乎是与当初会谈目标相反的结果。韩国除了斥巨资购买武器,能做的确实不多。

外交姿态转变,看似对外在缓和

2015年朝鲜的对外行为总体趋于和缓。在年初的元旦讲话中,金正恩就提出与美国展开有条件对话的方案:“若美国暂停在韩国及其周边的联合军演,朝鲜将暂停‘美方所关心的核试验’,并就有关问题同美展开对话。”在这之后,朝鲜多次表示愿与美国对话。2015年8月朝韩非军事区韩方一侧发生爆炸事件,外界一度猜测事件将逐步升级并由此引发半岛严重对抗,结果朝鲜主动提出与韩国进行高级别会谈,并达成了包括六项协议内容在内的共同声明。12月11日,韩朝政府间首次副部长级政府间会谈如期举行。

12月11日,朝鲜牡丹峰乐团抵达北京并预备访问演出。

事实上,朝鲜外交姿态的转变并非始于2015年。早在2014年,除外相李洙墉频繁出访外,金永南、玄永哲、崔龙海、姜锡柱等朝鲜高官也密集出访国外。正是由于当时朝鲜政府官员高密度的外交攻势,使得外界开始大胆预测金正恩的外交首秀,有分析人士就曾预测金正恩极有可能于2015年首次出访国外,虽然预测未能成功,但鉴于朝鲜近两年外交姿态上的变化,有学者依然对重启六方会谈持乐观态度。

然而,与2015年整体趋于和缓的外交风格相比,12月份的一个重磅消息却让人再次对朝鲜感到一头雾水。据朝中社12月10日的报道,金正恩在视察平川革命史迹地时强调,朝鲜是拥有核弹和氢弹的核强国。金正恩的这一表态意味着什么?究竟现在的朝鲜是想缓和还是想强硬?

“愿望思维”导致外界对朝猜测一错再错

面对朝鲜外交姿态从2014年开始出现缓和这一现象,不少学者将其归因为金正恩个人因素,认为金正恩年少时的留学经历,使其具有比乃父更为开放的理念,愿意与他国打交道。但问题是,金正恩早在2011年12月就已接替政权,如果按照这种解释,朝鲜应该早在2012年就应表现出积极与外界接触的倾向。但事实上,2012年朝鲜却表现出了十分强烈的强硬姿态。2012年4月13日,朝鲜在东仓里新建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尝试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12月再次发射卫星并获得成功。这一发射卫星的举动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在试射远程导弹。

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宣称实现了核武器的小型化和轻型化。随后,朝鲜修宪宣称自己为“拥核国”,并通过了进一步强化拥核国地位的立法。

2014年以前的朝鲜对外表现非常强硬,外交手段在其对外战略中仍处于非常边缘的位置。可见,以金正恩个人早年经历来解释朝鲜近年来外交变化的观点是有问题的。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2014年朝鲜外交的变化源于此时金正恩政权已经巩固,使其得以腾出手来营造有利于国内发展的外部环境。这种看法同样有问题:首先,朝鲜现行体制已经运转了半个多世纪,已非常稳定,西方出于金氏政权垮台的愿望思维(wishful thinking)而往往倾向于夸大朝鲜内部的不稳定性。其次,即使金正恩政权的确于2014年前后才得以稳固,也很难解释其对外姿态为何一定会和缓。毕竟历史上很多独裁国家在其政权稳固后走的都是对外强硬和扩张的道路。

看懂朝鲜的国家利益排序 外交手段的高超令人惊叹

就在大家还在为朝鲜为什么会趋于温和而争论不定之时,朝鲜突然又打出军事牌,高调宣称已拥有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氢弹。从表面看,朝鲜的行为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朝鲜国家利益的排序,就能理解朝鲜行为背后的逻辑。

朝鲜的国家利益排序依次是:拥有核武器、获得国际社会对其有核身份的认可、谋求国家发展。随着2013年第三次核试验的成功,朝鲜自认“拥有核武器”这个自上世纪60年代就已确定的压倒一切的首要国家目标已经实现。在此之后,朝鲜的对外战略就会很自然地转向后两个目标。

50多年来,朝鲜对拥有核武器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

要使国际社会接受其核国身份,同时为国内经济发展寻求更多的外部援助,最直观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外交。

事实上,外交作为实现既定国家利益的手段,此前已不止一次地被朝鲜所使用,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从2003年开始,朝鲜先加入又退出六方会谈。由于成为有核国家是朝鲜的最高国策,因此朝鲜参与核谈判并非如伊朗那样,是以威胁发展核武器为筹码以换取更多的国家发展利益,而是为发展核武器而争取较好的外部环境。在这里,外交只是朝鲜为获得核武器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性手段。而在其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之后,朝鲜就宣布彻底退出六方会谈,因为其“获得核武器”的目标已经阶段性实现。

今年7月伊核谈判达成,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人士表示可以借鉴伊核谈判经验解决朝核问题,朝中社立即对此表达了鲜明的立场:“朝鲜与伊朗的情况非常不同,朝鲜方面完全没有兴趣进行类似的核谈判。”正如参加六方会谈是朝鲜实现“拥有核武器”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一样,如今朝鲜寻求与美国单独会谈,与韩国谋求对话,甚至声称可以考虑重返六方会谈,这些外交手段同样是为了实现另外两个国家目标——获得核国家身份和国家发展——服务的。

铁了心要核国身份 下个目标是要国际社会承认

2014年以来,无论是朝中社的声明还是在双边或多边场合,朝鲜都在有意无意地强调其核国家的身份,要求国际社会接受这一事实。2015年年初朝鲜提出美朝会谈的提议,对此美方表示,谈判是无条件的,而且必须在朝鲜承诺弃核的情况下才同意会谈。朝鲜对此完全拒绝,坚持与军演挂钩,只谈再次核试验问题,不谈销毁核武器。

由此也可预见,即使朝鲜今后真的重返六方会谈,那时的六方会谈也会与之前的六方会谈存在本质的不同。之前六方会谈的焦点是朝鲜无核化,而今后六方会谈的焦点则将转变为其他国家是否承认朝鲜核国家地位。

其次,谋求国家发展。朝鲜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虽然先后有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对其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但由于2006年核试验遭到国际社会制裁,粮食援助减少,朝鲜经济依然持续困难。直到2015年6月,朝鲜仍然因遭遇大旱而不得不主动向伊朗、印度等国家寻求粮食援助。除了粮食问题,朝鲜的石油等战略资源也严重依赖他国。中国是朝鲜的主要石油来源国,这也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对朝鲜拥有影响力的重要依据。

朝鲜半岛危机让美国武器销售额创新高。

既然其他国家能意识到这一点,朝鲜同样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它深知石油等战略资源过度依赖中国对其国家自主性所存在的潜在危险。正是为了摆脱或至少削弱这种潜在危险,朝鲜才于2014年以来着力加强外交工作,努力改善与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关系,同时有意避开与其长期关系密切的中国。此次旱灾寻求粮食援助的对象不包括中国,也是朝鲜这种战略心态的很好体现。

对朝鲜而言,既积极谋求国内发展又有意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是近来朝鲜选择与多国走近的重要原因。

既然目前朝鲜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国际社会对其核地位的认可,以及推动国内经济发展,而实现这两个目标最好是诉诸外交这种和平方式,那么朝鲜为何又会在2015年12月10日高调宣布拥有氢弹呢?

朝鲜是否真正拥有氢弹目前尚无确切信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一做法与朝鲜既定的目标是一致的——既要拥核,又要被承认拥核。由最高统帅亲自宣称拥有氢弹,显然是朝鲜为实现这两个目标而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很自然的组成部分。当然,此举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近两年朝鲜已相对有所缓和的外交局面。2013年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安理会五国就通过了2094号决议,一致认为应对朝鲜进行制裁。朝鲜宣称拥有氢弹的举动进一步挑战了该决议。朝鲜功勋合唱团、牡丹峰乐团原定于2015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但却在12日突然离开。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就是与两天前朝鲜宣布氢弹的消息有关。

尽管如此,从长期看,朝鲜的外交更为开放和灵活这一趋势不会改变。朝鲜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坐等国际社会慢慢消化其已拥有核武器这一事实。

让朝鲜半岛无核 外界流传四个方案

面对已经拥有原子弹朝鲜,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有两种可能的选择:一是坚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二是默认朝鲜的核国家身份。

如果是第一种选择,从目前学界的讨论来看,实现朝鲜无核化无外乎四种方案:一是中国向朝鲜提供核保护伞,换取朝鲜弃核;二是利用朝鲜对中国能源的不对称性依赖,切断能源供应,迫使朝鲜弃核;三是实行外科手术式打击,摧毁朝鲜的核设施;四是尝试重启六方会谈,谈判弃核。

第一种方案误解了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动机。朝鲜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就确立了主体思想,该思想的一项重要精神就是清除朝鲜历史上长期奉行的“事大主义”,其实质就是清除中国对朝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朝鲜坚持发展核武器,固然有反对美国霸权、谋求国际地位、维护本国生存安全等诸多考量,而其中同时也包含了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这一重要动机。因此,即使中国愿意明确承诺为朝鲜提供核保护伞,朝鲜接受这一承诺并放弃核武器的可能性也为零。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近日宣布朝鲜拥有氢弹。

第二种方案的实际效果值得怀疑。从以往国际政治的经验看,一国很少因其他国家的经济制裁而轻易改变其安全政策,更何况是要朝鲜因此而放弃对其国家安全、政权安全都极其重要的核器发展。更重要的是,随着朝鲜外交局面的打开,其获得石油等资源的途径将逐渐多元化,对中国在资源方面的依赖程度将随之降低,能源制裁的战略效力将进一步弱化。

第三种方案的安全风险太高。一旦对朝鲜核设施实施的“外科手术”式打击引发核泄漏,作为其邻国的中国就将承受其他国家所无法承受的巨大灾难,其放射性物质的辐射范围将至少覆盖整个东北地区。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已经向我们充分展示了这种灾难的可怕,这种风险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的。此外,通过武力强行摧毁朝鲜核设施,还将引起朝鲜国内局势向不可控方向发展,从而危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

第四种方案有效的可能性极低。如上所述,拥有核武器是朝鲜压倒一切的最高国策,此前参加六方会谈不过是朝鲜为更顺利地发展核武器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在缺乏外部强制力量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凭借谈判说服朝鲜弃核。

由此可见,现有的方案都很难实现朝鲜无核化这一目标。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是否可以考虑第二个选择呢?

2016年,朝鲜与美国的过招是焦点

在12月10日朝鲜宣布拥有氢弹的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中方一直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和磋商来解决问题。”如前所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在短期内缺乏可行性。不过,朝鲜不放弃核武器,并不意味着“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次一级目标就一定不能实现。

首先,即便朝鲜拥有了核武器也并不必然导致战乱。一国拥核武器既不是地区动乱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没有核武器的阿拉伯世界,战争长年不断。1998年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后,印巴两国之间却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保持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是中国的一贯立场。

12月12日,牡丹峰乐团突然取消原定演出,离开北京。

既然朝鲜拥核本身并不必然与半岛和平挂钩,那么接下来积极引导朝鲜避免其选择战争边缘政策,应当成为今后对朝政策的重点。其次,朝鲜已经展示出和谈的意愿。如上所述,自2014年开始,朝鲜已经通过密集的外交出访和多次呼吁和谈,展示了其愿意沟通的意愿。在朝鲜自身有和谈意愿的情况下,适当的外部回应会发挥更好的效果。如果说2003年到2009年朝鲜参加核谈判仅仅是其发展核武器的掩饰,那么如今朝鲜主动提出与美国、与韩国会谈,其目的则真的是出于改善其外部环境的意愿。

在朝鲜已经展示出和谈意愿,同时实现朝鲜无核化短期内现有方案都不可行的情况下,外界究竟该如何选择,将成为2016年的一大焦点。朝鲜拥有核武器后的一个最直接的风险是发生核武器的扩散,以及外流的风险,一旦流入恐怖组织手中,其危害将不堪设想。因此,现在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一个无奈但又明智的选择是,利用朝鲜急于得到国际社会对其有核国家身份认可的心理,通过谈判建立朝鲜核武器管理的相应协议和机制。

可以预见的是,2016年朝鲜的外交风格将会更趋温和,密集出访将成为常态。但和谈能否实现,则主要取决于朝鲜和美国的选择。一方面,朝鲜一直坚持与美国单独会谈;另一方面,美国仍然不肯承认朝鲜有核国家地位。双方的这一分歧将有可能长期延续。

凤凰大参考文章为独家出品,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违者必究。

曹玮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外交、朝鲜半岛问题。现担任英文期刊《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与中文期刊《国际政治科学》编审。

二维码

凤凰大参考

扫描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凤凰大参考出品

策划:易心 黄杰

栏目合作:zhaoqm@ifeng.com

下一篇

专访李侃如:中东让美国认命

骄傲依旧,但出人意料,美国懂得了成千上万的命运并不由自己决定,这让人恍惚感觉美国变得成熟了,而这或许才是美国在中东真正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