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

期待与质疑并存:境内外媒体议中国供给侧改革

中国GDP增速趋缓、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2008年政府为缓解经济危机推行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弊端显现,这一系列的背景因素让“供给侧改革”成为世界舆论瞩目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出口。

作者:

刘笑雪,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基地研究员。

中国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此,“供给侧改革”成为下一阶段经济改革的重点与目标。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政策走向引发了各方媒体的强烈关注。从台湾、香港及欧美主流媒体报道体裁上来看,多以深度报道与社评为主,短消息较少。从内容上看,多是从“供给侧改革“实施的背景出发,结合“供给学派”的主张与改革具体措施,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利弊与可能结果。从情感态度上来看,报道以中立态度为主,有媒体对此举带来的正面影响表示期待,但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制度影响,对这一政策的误解与质疑并不少见。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报道也引起了国际舆论关于中国GDP增速放缓、人民币大幅贬值、股市异常波动等议题的讨论,对国际国内的投资决策与市场信心都将产生影响。

经济转型引赞同。

中国GDP增速趋缓、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2008年政府为缓解经济危机推行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弊端显现,这一系列的背景因素让“供给侧改革”成为世界舆论瞩目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出口。部分媒体对“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影响与塑造的形象持正面态度。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援引汇丰银行经济学家的话称,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和房地产去库存化是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弹药。

中国政府试图落实改革措施,露真实的一面。

美国彭博社的报道则肯定了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中国在环境保护与解决产能过剩方面做出的努力。文章指出,中国在近几年已降低钢铁生产约9000万吨,将推动削减一个另外1亿到1.5亿吨,并且严格控制钢铁产能的增加和停止新煤矿的审批。由于政府重视遏制污染,煤炭需求在国内也不断下降。

美国公共电视网则认为,中国政府试图落实改革措施。中国在改革中试图让汇率浮动更加自由,政府开放服务业使它快速成长,由此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减少对经济的负担,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一面。

台湾泛蓝阵营的中国时报对“供给侧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持正面评价态度。报道指出,随着改革推进,大陆经济将会发生几个变化: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服务业黄金时代将会到来。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将投注更多资源要素。轻工业短板会加速补上,PPP模式在补短板过程中将得到更多运用。互联网行业的线上、线下融合速度将加快。大陆供给侧改革对世界是利多,产业转移效应将让世界更多分享大陆经济红利,对台湾亦是机遇。

改革效率惹质疑。

一是中国长期负债融资带来的沉重债务负担让一些媒体对“供给侧改革”的结果持保留态度。

英国路透社指出,中国的失误在于过去过分依赖债务融资。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经济学家迈克尔•佩蒂斯表示,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是“债务的持续积累”,如果政府不能解决债务问题,经济状况将持续恶化。若为了GDP增长率而放任债务积累,经济调整将会很困难,中国的长期前景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糟糕。

香港南华早报援引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总经理迈克尔•泰勒观点,认为中国以前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不断上升的债务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资本生产率和持续的价格通缩使“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困难重重。

二是是对现今中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误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然而一些媒体对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解仍然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

例如,美国彭博社把中国称为为“被政府操纵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台湾中国时报也认为,中国自1979年实施经济改革以来,虽然一直朝市场化经济的方向努力,但骨子里仍是奉行社会主义,政府权力始终大幅凌驾市场力量之上。香港南华早报:在传统的供给经济学中,政府应减少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但在中国的背景下,政府会继续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三是对“供给侧改革”是否将沦为“宣传式口号”的质疑。

英国财经杂志《经济学人》通过对比“供给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的异同,质疑习近平从未面临过这样的民主检验,而且中国的执政党与敌对利益集团之间矛盾尖锐,经济政策的实施往往朝令夕改,作为党的领导人经常只能尽量协调各方利而不是大刀阔斧地改革。“供给侧改革”或许只是领导人展示经济战略思维、弥补“新常态”概念不足的一句口号,党的宣传部门所做的也只是不停地宣传概念,在“口号”的范围内搜索内容。最后更是悲观表示:如果不出意外,供给侧改革将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成就“口号供应商”。

英国金融时报也对改革的落实情况表示担忧,认为历史先例表明,即使改革的设计是可行的,如果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成本过于昂贵或必须撼动板结的固有利益,改革者便无法从长远的战略眼光处理问题。

专业建议找出口。

针对改革可能存在的风险,部分国际智库与财经报纸、杂志提出了专业建议。

针对债务问题,英国路透社指出通过提高计税基础额度的方式提高整体效率。此外,可以征收环境税、拥堵税、财产和资本利得税等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税种。通过设计得当的财政和税收措施平衡预算。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经济学家迈克尔•佩蒂斯认为中国必须平衡资产负债表。他提出,债务可以由部分债务减免来减少重组过程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货币化和金融抑制隐性债务减免,也可以与隐性或显性的税收、已出售资产,包括私有化产生的资金同时支付。然后,政府可以清算政府资产,用所得资金来偿还债务。

对于可能出现的短期经济大幅衰退风险,以及改革可能带来的经济泡沫、失业问题,世界邮报认为,政府应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同时不忽视需求侧以对抗通缩压力。

台湾中国时报指出,在有效需求仍严重不足的当下,短期的扩张性财政及货币政策,仍不可偏废。此外,在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应特别留意不能再制造更多泡沫或失业问题。例如在去化房地产库存部分,必须界定库存的定义及地区,防止造成新一轮的泡沫;而在产业转型升级或国企改革过程中,生产技能必须跟上,不能衍生出大规模失业潮。而在16年2月26日,美国外交官杂志已经证实,中国将拨款一千亿人民币专款用于帮助由于改革而失业的工人。

对于庞大的政府机构和部分官员官僚主义作风可能对改革带来的阻碍,英国金融时报提出减少政府的官僚机构,香港南华早报指出,如果税费被越来越多的官僚的消耗,这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整顿官僚作风。

小结。

总的来看,虽然意识形态因素让“供给侧改革”受到了一些误解与质疑,但国际舆论对“供给侧改革”的评价仍然比较中肯,也提出了一些专业建议。改革的推动是一个长期摸索前进的过程,国际舆论的声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政策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持续关注各方舆论的声音反映外宣效率与改革效果,但也要避免被舆论绑架影响决策的情况出现。

二维码

凤凰国际智库出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凤凰国际智库

往期回顾

>>第01期:期待与质疑并存:境内外媒体热议中国供给侧改革

首页 | 凤凰网触屏版 | 凤凰卫视 | 凤凰广播

Copyright © 2014 Phoenix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