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章节
凤凰国际智库研究报告

章节选择

封 面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更多章节

章节选择

封面 01 02 03 04 05 06

520台海报告(六)

——警惕520后经济热战

随着520逐渐逼近,北京与台湾之间的张力显而易见。两岸缺乏互信,大陆长期惠台政策失败。从台湾方面看,即将上任的蔡英文政府,不但面临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更面临台湾过去产业成长与获利模式已经逐渐接近尽头的危机。当前,与“烽火外交”一样,对大陆“经济热战”的舆论也已经逐渐升温。凤凰国际智库与台湾《旺报》同步推出的“520台海报告”结尾篇,由台湾学者从对岸角度,以经济和企业为观察点,警示520后两岸可能出现的经济热战,以及它所带来的恶性循环。

作者:潘华生,作者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难题将很快回到北京方面

随着520逐渐逼近,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内容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来更多明确的消息已经释放出很多讯息。一般认为:在不继承“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蔡英文将试着提出其他缓和两岸关系的新语言,以表达某种善意。如此,就职宣言对两岸的核心问题做了模糊处理,也没有更冒进的“台独”表述,却从国民党政府的现行立场再后退了一大步。

今年五一赴台大陆游客团减少三成。

其实这样的表述与民进党在竞选过程中的政策基调相符合,也符合民主体制中承诺信赖原则。蔡英文不可能完全背叛她的支持群体,其中很大一块是否定“九二共识”的反中群体,再者她也必须满足美日等强力影响台湾政经环境的外国强权的“围堵中国”需求。于是,难题将很快回到北京方面。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最底线,台湾从“九二共识”退却,考验北京决策者的智慧与判断。

另一方面,台湾在经济、商业、文化、教育各个层面,甚至到个人家庭生活连结上,却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民进政府一旦不承认或否定“九二共识”,则两岸从1992年以来所完成的所有连结条约的法理与事实基础,均将不复存在,也意味着眼前两岸的一切稳定繁荣将推到倒重来,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这也就是习近平所强调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几乎可以预测的是:陆方将不满意与不接受新政府的两岸基调,但是,是否上升为双方直接的冲突,仍有赖于其就职演说所表达的善意。

离开大陆这块磁石 台湾经济如何安放

其实,台湾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第一阶段的发展与彼时封闭的大陆无关。很大的原因在于战后婴儿潮所带来的人口红利,结合儒家社会的重视教育与伦理关系所带来的社会稳定,再加上与欧美日的供应链嫁接,所以依靠出口导向的经济活动带来长期高速成长的荣景。

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的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开始与中国大陆紧密混血结合。彼时台湾土地、劳力、环保等成本提高,加上开发低廉产品的竞争压力,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下滑,因而大举向外迁移,以追逐较低的生产成本,补足台湾成本上升的缺憾。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成为台商寻求资源与市场开拓的乐土。中国GDP在1990年时仅为日本的八分之一,2000年仅为日本四分之一,外界认为中国GDP超越日本至少须在2025年之后。但是中国经济规模却在2010年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陆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成为以出口及投资导向为主的台湾最重要的经济动能来源。

创建于1974年的鸿海,就是充分利用此机运,从台湾制造计算机机箱金属配件的小厂,在大陆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厂。

大陆对投资的磁吸作用吸引庞大的台湾投资与对陆出口,以及大陆投资的利润汇回,成为过去二十年台湾经济的重要组成特征。2008年马英九政府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与大陆签订ECFA,加上适度开放的观光服务业,使得两岸的经贸得以更进一步的融合。期间虽然经过1996年飞弹危机,以及2000年陈水扁执政,期间也有李、扁的“南向政策”,以及李登辉自诩加入“中美洲共同体”的伟大成就,试图分散大陆投资的集中趋势。而在贸易依存度方面,也在陈水扁执政期间的2001年的26%,逐年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41%。随后则维持在40%的贸易依存度水平。

台湾绿营游行抗议马英九提振经济不力。

但不论是哪个政府,其实都没有根本改变台湾海外投资及贸易依赖大陆的趋势,这证明台湾经贸自然倾向大陆的现象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引力”(economic gravity model)。

随着国际供应链的移转,以及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增加,台湾起初尚能保持出口活力,只是内部投资逐渐下降,导致台湾的内需活力不振,成为“外温内冷”的“闷经济”。然而,随着红色供应链的兴起,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也逐渐开始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出口失去成长动能,加上人口红利消失快速,加上政府巨额负债所限制的政府支出,导致整体内需的消费难以提升,导致创造GDP产值的动能不足。再加上仰赖观光陆客,以及大陆出口的边际效用递减,逐渐进入“内外皆冷”的“困经济”的泥沼。

此外,海外直接投资的利润汇回也加剧了台湾的贫富分化的现象。经济的困境与贫富的分化,创造出一群愤怒不满的台湾青年,成为推到国民党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即将上任的蔡政府不但面临两岸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更面临台湾过去产业成长与获利模式已经逐渐接近尽头的危机。

外交热战一旦开始 对民进党不全是坏事

准阁揆林全已经公开承认,今年的经济成长连保一都有困难,眼前就是一个长期经济衰退危机的开端。这是林全内阁团队未来艰苦的挑战。

在缺乏互信的情况下,如果蔡英文政府仍受制于极端台独势力的民粹要挟,进而采取如加入联合国等针锋相对的“烽火外交”,则两岸随时重新进入外交热战。如果外交热战一旦开始,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时,中华民国即将面临另一波断交潮。中华民国的国际法人资格将很快在外交白刃战中消亡。

这样的结果对民进党政府并不全然是坏事,反而可以据此重申其一贯的主张,亦即:中华民国已是拖累台湾的负资产,并据此鼓动民粹情绪以启动法理台独。

与“烽火外交”一样,对大陆“经济热战”的舆论也已经逐渐升温。例如,近来绿委提案修法让国营企业内的合法的中国股东股份与其股息股利全数充公,以实践所谓的“转型正义”,不啻是台湾的经济自杀,也极易引起针对性的相对报复行为,致使大陆台商以及以外贸为主的台湾经济的巨大损失。

然而此一潜在危害台湾的“经济热战”,却极可能符合极端台独势力的根本利益。

理由有三:

第一,大陆台商原本就不为台独势力所喜。大陆台商所蒙受投资的损失,是极端势力所期待的“自我净化”的必须。

第二,两岸经贸的切断,正是台湾减低大陆经贸依存度的必须。

第三,两岸经济热战的损失,可以成为台湾经济滑坡的借口,并藉此强化仇中恨中的理由。

从太阳花开始,台湾无知的青年学着日本侵略者的标语,写着“暴支膺惩”,“支那贱畜”,再加上民进党在大选的压倒性胜利,显示着大陆长期惠台政策的失败,迅速激发大陆反台湾的情绪。

从反中到反台湾,两岸互信互动将进入长期负向相互增强的恶性循环。极可能为下一阶段的两岸冲突的螺旋增高,孕育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在此内外交困的情形之下的蔡英文政府,最好的情况仅止于与大陆维持冷和的关系,一如陈水扁执政的两岸时期。然而,这仍视蔡英文能够有效驾驭党内的极端台独势力不越过法理的红线。对此,我们只能屏息以待。

7

凤凰国际智库出品 监制/邹明 策划/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