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疯狂并购遭遇急刹车,

——中企是“活雷锋”还是“野蛮人”?

作者:郑怡雯 凤凰国际智库研究员;李伟男、王媛 凤凰国际智库研究助理

编者按:

在刚刚过去的短短一周内,两起中资收购德企的交易接连宣告失败。报道称,中国三安光电与Go Scale已停止竞购欧司朗。由于美国的干预,中国宏芯投资基金正式发布公告称,对德国芯片企业爱思强的收购要约已经失效,交易条件已无法实现。

中企在德疯狂并购却被紧急叫停,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于信任的是严重危机。中国的“大手笔”无疑令德国感到恐慌。

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其中对美投资更是呈爆炸式增长。数据显示,日本人几乎买下了当时10%的美国不动产,美国各界“谈日色变”,将日本视为重大威胁。而如今的中国仿佛扮演了同样的角色,只不过把“买买买”的行径推向了整个世界。

德国人担忧中国投资者正在借收购之名“偷窃”自己的高端技术,同时,对中国的投资环境也颇有微词。不禁让人疑惑,原本“打得火热”的中德贸易究竟怎么了?中德双方有怎样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中企出海为何会被看成攻城略地的“野蛮人”?

本期《先行军》栏目聚焦“中德贸易摩擦”与“中企海外信任危机”,探索中企在国际市场挥金如土、大举“抢购”时,正面临着怎样的危险?

中国要买下全世界?德国人有点担心。

2016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外资产收购者,伴随着“走出去”的强势浪潮,在“进军海外”的号角声中一路高歌猛进。在欧洲,德国成为中资企业“掘宝”的首选之地。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统计,今年上半年,已宣布的中企对德企并购交易总价值高达108亿美元,比此前多年的总额还要高。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国投资者正在以大约每周一家的速度收购德国公司。截至目前,中企已经收购了37家德国公司,而2015年全年收购德国公司的数量仅为38家。

中企对收购德国的IT和高科技类企业兴趣浓厚。今年年初,中国化工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德国先进的塑料和橡胶处理设备生产商克劳斯玛菲集团;北京控股以15.9亿美元收购一家德国高科技垃圾能源公司;5月,美的集团以约40亿欧元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商库卡集团。对此,德国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玛格特殊勒评价到:“中国正在寻找更多的方法来提高其在数字化、自动化方面的制造能力及优势,而德国公司在这个方面恰恰又处于世界的领先行列。”

然而,中企的收购之路走得越发艰难。精品投行Grisons Peak的数据,从2015年中开始,有近400亿美元的中资收购计划被欧洲监管者否决。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内,就有两起中资收购德企的交易告吹。12月9日,根据一份买家声明,中国收购德国芯片设备生产商爱思强的交易以失败告终。尽管交易失败的原因被认为是美国干预,但德国国内仍不乏对中国企业窃取欧司朗技术的忧虑。14日,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三安光电与Go Scale已停止竞购欧司朗。

面对于蜂拥而来的中资企业,德国卖家开始心生疑虑。德国金属产业工会曾表示,将阻挠中国投资者收购照明设备制造公司欧司朗的任何努力。该工会发言人蒂莫·冈瑟认为,人们担忧任何潜在收购方只是想要“吸走欧司朗的技术”,而把生产转移到德国境外的地点。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中企心里苦,在德并购竟被当做黄皮肤的“技术窃贼”。

为什么德国国内要对中企收购问题进行激烈讨论?事实上,中企大举收购德国科技公司让德国人紧张,担忧的主要来源是忧虑技术窃取,同时,德国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有些意见,认为中国政府对重点行业进行扶持,对这些行业的外国企业设置种种壁垒。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中企收购德国机器人生产商库卡和爱思强,引发了德国对中国抢购德国高科技企业的恐惧。尽管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曾公开表示,一直以来,德国政府、企业以及工会都非常欢迎中国的投资,德国也会一如既往地保持经济市场开放的状态。德国不会拒绝来自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在德国,外国投资者收购德国企业不需要相关审批程序,德国政府禁止外国投资也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但有消息称,德国甚至计划修改法律限制中方并购德企。这一消息源自德国经济部国务秘书马赫尼希的一份关键问题文件。该文件计划修改法律,让欧盟和各成员国在非欧盟国家投资商收购本国企业时拥有广泛禁止权。如果收购方获得了企业25%以上的投票权,也就是达到了拥有否决权的少数的界限值时,政府就应可以禁止收购方进一步收购企业股权。特别是当另一个国家染指收购时,禁止收购就应是合情合理的。

文件中还罗列了四种应受禁止的情况:一是受工业政策影响的投资;二是收购方享有国家津贴;三是另一国国有企业要收购;四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但德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却只拥有有限市场渠道。尽管措辞中并无明确提及中国,这四种“禁止”的每一条都是针对目前中国企业在德并购的特点。

在技术担忧之外,柯慕贤认为“在德国,存在一种不公平的心态——中国企业可以全资收购德国企业,而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许多行业只被允许通过合资模式投资,或者干脆禁止投资。我们希望德国企业在中国获得同等的竞争和投资条件,并呼吁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甚至有些德国人抱怨,中国投资在德国享受着自助餐盛宴的待遇,但德国投资在中国却只有小点心吃,即然德国对中国单向性开放了市场,但是德企在中国的收购和经营却面临阻碍。

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看好中国经济改革能给投资环境带来积极影响的德国企业数不足50%,1/3的德企表示在中国不像以往那样受重视。”11月29日,由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2016”调查结果显示,德国在华企业认为2016年是近年来较为艰难的一年,德国销售额以及利润的增长也相应低于往年。同时,今年在华扩大经营规模及追加投资的企业数量也处于近年来的低位,每四家在华德企中就有一家预测今年的利润会下滑,机械制造行业受波及最为严重。

中德互筑贸易壁垒?谁在将“矛盾面”刻意夸大?

近年来,德企在华投资情况并不乐观,问题出在哪里?“商业信心2016”调查报告显示,持续增长的用工成本和寻找合格员工的问题依旧是大多数在华德企面临的最大挑战,经济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困扰以及来自本土企业的竞争压力也日趋显现。不仅是德企,其他外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对于中德不断的“抱怨声”,德国驻上海总领事罗腾甚至认为,目前的问题之所以在两年前并未出现——是因为那时候中国对欧洲的投资不多。

中德贸易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媒体的报道中滚雪球般被越夸越大。甚至将中企在德投资并购高新技术企业看做“政府主导”有目的性的大规模行动,是影响到国家安全的危险事件。在此次中资企业收购德国德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的并购中,德国经济部亦以该收购案涉及“安全问题”收回了此前的收购许可。据德媒报道,美国情报机构向德方提出安全警告,担心中国将爱思强公司的芯片用于核项目,从而导致德方态度转变。

除此之外,据美国西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尹尊声分析称,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也产生了一股反对国际化的思潮。另一方面,现在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构架下面,也有点儿“一窝蜂似”的向海外走。这就引起西方国家的一些疑虑: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大规模的并购,到底是企业的行为,政府的行为,亦或者仅仅只是单纯的资本行为?“如果是政府的行为,要达到什么目的?这里面可能有一些不信任的问题。”

事实上,德国是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外交部官方数据显示,德国是欧洲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中国从德国引进技术21939项,合同金额716.9亿美元。截至2015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9002个,德方实际投入254.7亿美元。德国连续30余年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中德贸易占据中欧贸易三分之一,是中英、中法、中意贸易总和。今年前10个月,两国贸易额达1242.8亿美元,德国对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79.1%,中国对德投资增长192.3%。

“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中德两国企业目前的关系状态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中国德国商会董事会主席、西门子大中华区CEO赫尔曼向凤凰国际智库表示。不论是实现“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离不开双方企业的参与。在合作与竞争中,中德之间仍然彼此需要。迄今在北威州落户的中国企业逾820家,占了整个德国的35%,海信、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更是将欧洲总部设在北威州,仅华为和中兴就为当地分别解决了1000个和700个工作岗位,中企在德正在逐渐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德企往往期待被中国投资者看中,因为一旦被收购,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会改善。德国工业联合会(BDI)亚洲专家弗里德林·史塔克表示:“根据我们的经验,中国人并不想让他们所投资的企业解散。对于在中国的分销,如果一家德国企业被大型中国企业收购,这家德企就能得到中国企业的支持,那么新的市场渠道将完全打开。”

收购被紧急叫停,爱思强首席执行官格茨勒尔周末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情绪十分低落。爱思强原本希望通过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打开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并运用这些资金研发新技术。格茨勒尔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如果爱思强没有外来帮助,将大幅削减开支和裁员。德企担心,在德投资因“安全因素”屡次被叫停后,手中握钱的中国投资者会将目光投向同样具有众多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对手以色列。

中企海外并购,信任危机缘何而起?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评价中企出海的表现时,认为“中国公司常常手持巨款径直闯入全球并购战,有时是在另一个买家已经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拿出一份优厚的报价来吸引卖家。”中资公司全球急剧膨胀的并购行为引起了包括德国在内众多欧美国家的注意和警惕。近几年,中企开始抛弃了去的精明和慎重,在未获邀请的情况下展开“血拼”、出手阔绰抢购大量股份。但凡并购案集中的地区一定能找到中国企业的身影。中企也由此被扣上了“野蛮人”的帽子。评论称,大规模的企业对外并购行为是企业有心、政府默许、资本有意,这是三方达成的默契。

例如很多中企在海外并购领域由于缺少经验,在并购中并未被卖家列作优先考虑的对象,而中企又不熟悉并购所需要的程序和既有规则,就会频频出现“不按套路出牌”的乱象。今年4月,安邦出人意料的放弃竞购喜达屋,成为中企并购的一场重大挫败案例。英国《金融时报》在点评这场并购案时提到,喜达屋已经与美国万豪国际达成内部收购协议,而安邦却主动发起了一场激烈的竞购战,以过高的价格要从万豪手中抢夺业已敲定的交易。但是最终由于操之过急,融资和程序均出现问题而不得不退出竞购。

另外,很多中国企业无视当地国的制度环境,坚持“以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的中国式思维,无视工会,将自己置于主流社会的对立方。先不看这是否违反了当地的法律,就是从情感上看,也让自己初来乍到就不怎么受欢迎。

实际上,投资额的迅速膨胀并不意味着对外投资水平的提高。根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塞巴斯蒂安•马拉贝提供的数据,按照中国企业收购出价的中值来计算,它们对目标公司的估值为33倍的市盈率,意味着收益率只有3%。中企该如何提高对外投资的水平,成功摘掉“野蛮人”的帽子?

赫尔曼告诉凤凰国际智库,“海外投资之前,先要对当地的法律制度、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做到充分了解。这是投资成功的前提。目前中德企业合作出现的摩擦不应提升到两国关系的层面,更多的是由中国企业‘本土化’战略不足导致的。”因此,“入国问禁、入乡随俗”是中企在世界各地扎根立足的当务之急。

今年5月,美的集团以40亿欧元收购成功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的85%股份,成为近年中国公司规模最大的海外主动收购交易。去年8月,美的集团收购了库卡5.4%的股份,今年3月将其持股增至10.2%,成为库卡第二大股东。另外,美的承诺全力保持库卡的独立性及德国上市公司的地位,同时双方将透过互补的业务和共同开发工业机器人技术。美的集团在德并购的成功离不开精心的战略准备和互利共赢的思维。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一些企业,是全球化过程里面必然的一个过程。对于有些西方国家的政府来说,它也需要一个熟悉过程,一个适应过程。西方很多企业,在做兼并的时候,会在媒体、政府、相关的产业做一些公关工作,使人家对它的兼并比较理解,比较了解,人家疑心就没那么重。”英国商会首席中国顾问吴克钢博士表示。

二维码

凤凰国际智库出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凤凰国际智库

往期回顾

>>第01期:中国真的有实力挑战美国吗?——高铁案撕开美国对华经济战略本质

>>第02期:海外动乱频发,中企安全保护如何吸取成功经验?

>>第03期:民间倡议罕见写入G20公报,仰望星空的eWTP将重塑世贸格局

>>第04期:当我们在谈论可持续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

>>第05期:专访袁钢明:中企走出去遭遇大量资本外流, 可谁是“内鬼”都说不清

>>第06期:中国制造强势出海沦为他国“打工仔”?揭秘中国制造的真实竞争力

首页 | 凤凰网触屏版 | 凤凰卫视 | 凤凰广播

Copyright © 2014 Phoenix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