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综艺进入3.0时代,“这届文化综艺”更接近诗与远方了吗?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来源:同相;作者:梁湘梓

可能谁也不曾想到,坐了多年冷板凳的文化综艺经过了2017年的火爆,于2018年初就进入到了3.0阶段。无论是国家政策的扶持,还是出于一种“跟风”的心理,诗词、成语、汉字成为了文化综艺的主要题材类型,而表现形式无外乎以竞技与朗读为主。只不过发展到3.0阶段,文化综艺必然需要更多元的创意与表现形式,去接近其期待的诗与远方。

2018年的综艺节目开场,文化综艺仍然表现抢眼。《国家宝藏》成为文化综艺的又一准爆款,还有《一路书香》《信·中国》的开播无不又丰富着文化综艺的类型。可以说,文化综艺依旧迈入了崭新的3.0阶段。

回望过去一年,文化综艺的“突然”崛起无不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那一年,《中国诗词大会2》领跑着当年的春节档;《见字如面》则以台带网,火爆荧屏;之后的《朗读者》又迅速升温,抢占话题。就这样,文化综艺进入到1.0阶段。

随后,经过大量的“复制粘贴”,诸如《阅读·阅美》《诗书中华》《汉字风云会》等文化综艺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可以说在2.0阶段,诗词、汉字与成语成为绝对的主角,而节目的表现形式无外乎就是竞技与朗诵。

于是,虽然这些文化综艺弥补了电视娱乐中不断缺席着的文化属性,使得文化传播进一步市场化,但是大量同质化的节目却也使得文化综艺失去了1.0般的色彩。

因此,发展到3.0阶段的“这届文化综艺”,真的能更接近其心中所期待的诗与远方吗?

一 文化综艺的潜在市场:谁说年轻人就肤浅了?

其实,要谈论3.0阶段的文化综艺是否可以更加接近诗与远方,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是需要判断文化综艺的市场到底有多大。从文化综艺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来看,其一直是以一种“断裂”式的方式发展着。

新世纪初的《走近科学》以强烈的理性色彩表达着中国科技进步的事实,只不过当时的这种节目还是不够大众化,看起来颇有点过于严肃的意味;而后为了向主流观众靠拢,《百家讲坛》的出现塑造了一批“电视学者”,甚至这些学者们还被“偶像化”,“于丹热”等等就是典型代表。

只不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在让知识流行起来的同时,似乎也消解着文化本身的仪式性,加上对于学者们过于娱乐化的形象塑造,也使得观众对其研究的严谨性产生了质疑。渐渐地,《百家讲坛》退出历史的舞台,直到近年来《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则又让文化综艺“活了”起来。

而文化综艺这种“断代”式的发展历程,足以表明文化综艺并非2017年“突如而来”的节目类型,只不过受限于种种原因,它的影响力始终没有形成规模,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2》《见字如面》《朗读者》的接连出现,才真正形成了某种“文化现象”。

而正是这一次的“崛起”,让人看到了目前受众们的文化满足相较于过剩的娱乐满足而言,是一种稀缺资源,文化综艺在与受众保持着一定距离感的同时,也为之带来天然的好奇心和敬畏感。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文化综艺即使总是断断续续的发展,但也形成了几度发展高潮,并且还进入到了3.0阶段。

尤其是对于年轻观众而言,从2017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在B站的走红,加上2018年《国家宝藏》同样的B站火爆,会发现年轻观众并非是一群“娱乐至死”的“无知群体”,相反他们表现出来了出乎意料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由此,文化综艺更有继续做下去的必要,起码庞大的年轻市场就是文化综艺的潜在市场。只不过接下来需要思考的议题是,如何更好地让文化综艺持续发展下去?

二 3.0时期的文化综艺,保持持续的“培育”是关键

对于文化综艺而言,从此前的乏人问津到门庭若市,可以说去年文化综艺的崛起尚且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如何避免过去的“短时燃烧”而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培育”期是关键,如果说不能坚持过成长带来的阵痛,衰败也不过在一瞬之间,此前的《百家讲坛》就是例子。

而文化综艺的持续发展显然离不开文化与观众之间保持着的某种“强联系”,即文化综艺想要持续发展,不能忽视节目对于观众的“养成”。显然,这是文化综艺即使发展到了3.0阶段都还需要继续深耕的问题。

简单来说,目前文化综艺的制作逻辑是“节目制作方在思考观众需要什么之后,就为观众呈现什么文化”。显然,这种逻辑带有一定的想象性,但是观众却很难对节目发挥作用。

从此前1.0、2.0阶段的成语到诗词,从诵诗到读信,这些都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本身的回应,是对“诗意生活”的粗线条勾勒。

而到了3.0阶段,会发现这样的一种简单的回应仍唱着主角。

《国家宝藏》通过明星的号召力,小剧场的剧情表现,通过文化连接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客观上这种形态在激发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乃至喜爱方面,效果是显著的;《一路书香》也是通过“户外真人秀”的方式,通过“探访”的形式,呈现着某种文化,激发着人们的“求知”欲望;而《信·中国》则是1.0、2.0阶段文化综艺的延续,以“信”为桥梁,通过朗读的方式强化着中国文化。

但是在节目播出之后呢?难道真的要制作一个接着一个的同类型、同质化式的文化综艺来保持着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吗?

显然,有趣的、停留在表面的“知识”终究有限,对文化本身的追逐也只能成为短暂的“流行”。因此对于文化综艺而言,如何持续性地发展下去,则需要更加清楚地知道观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层联系,而不仅仅是透过传统的文化符号来生成意义,而离开了符号意义也不在了。

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制作者们需要长期的思考。

 

三 文化综艺与文化自觉之间,仍然路途遥远

如果说文化工业的重要表征是消费主义,那么诗词、书信、文物等一系列颇具文化印记的符号也经由大众媒介的呈现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们一方面满足着观众内心对于文化的诉求,另一方面也弥补着这个时代所匮乏的某些意义与想象,因此这些都为文化综艺的勃兴提供了基础。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文化综艺,相较于曾经那样的“根正苗红”,也与娱乐的边界更加的拉扯不清,就好像“明星+文化”成为了如今文化综艺的标配一般,它们合力在一起为观众塑造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拟态环境”而已。

虽然文化综艺终究只是一档几十分钟的综艺节目,它本不应该被赋予如此厚重的功能、任务,但是文化综艺期望在沉寂之后继续走好未来的路,这确实是其必须面对的“拷问”。尤其是对于中国来说,不缺的就是文化,这也是每一档文化综艺都能有不同文化底色的原因。

而在这些无尽的文化里,我们现在已经包装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见字如面》《朗读者》,也在着力打造着《国家宝藏》《信·中国》《一路书香》,但是从更深层次上去思考,它们真的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进而表现出更为普遍的人文关怀呢?

这个问题,显然3.0阶段的《国家宝藏》《信·中国》《一路书香》还无法回答,不知未来的那些《小镇故事》《向上吧!诗词2》等,又能否真的想明白这个问题?

(注:本人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

[责任编辑:于新陆 PN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