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并不是印度人最擅长的体育运动,但答案也不意外


来源:观察者网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作者:高学思

2018年亚运会对于印度来说,收获了不少惊喜。8月20日,在女子摔跤50公斤级的决赛中,印度女孩维纳什-弗加特(Vinesh Phogat)成功夺冠,这也是印度女将在亚运摔跤赛场上的首枚金牌。

500

听到这位女摔跤手的名字,是不是感觉有些熟悉?没错,她的姓氏和去年风靡中国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两位女主角原型的姓氏一样。维纳什-弗加特正是两姐妹的堂妹,也是由那位“传奇爸爸”(Mahavir Singh Phogat)一手培养出来的“弗加特六姐妹”之一。在这一家体育英雄的努力下,印度女子摔跤冲破了当地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与禁锢,成为了印度在国际赛事上屡放光彩的优势项目。

也正是这部电影,让国人对印度体育重新有了认识和了解,毕竟之前通过印度电影了解到的都是各种开挂奇葩和歌舞表演,没有想到印度人还有这样令人动容的体育故事。

500

弗加特六姐妹

但总体而言,印度的体育水准还是差强人意,在国际赛事上取得的成绩也与国家规模极不相称。同样是人口大国,中国自1984年参加奥运会后,已收获了227块金牌,而在同时间段,印度却只得到一块,即神枪手宾德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男子十米气步枪冠军。即使是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整个历史中,印度也仅获得过28枚奖牌(9金,7银,12铜),被东南亚小国泰国压过一头(9金,8银,16铜)。虚弱无力的印度体育,与其建设大国的雄心壮志严重不符。

关于印度体育为什么表现得如此之差,已经有一些很不错的文章给予了解答,如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毛克疾的《你知道印度拿亚运会奖牌有多么不容易吗?!》。本文则想要聊聊另一个话题。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十三亿印度人不可能在体育方面完全没有优势。那么,印度人最擅长的体育运动是什么呢?

尚武传统的遗存——摔跤

摔跤是印度人在体育上为数不多的强项之一,这和印度文化中存留的尚武传统有关。什么,“尚武”?初听到此词时,我们可能会很惊讶,因为很难把温和闲散的印度人和“武”联系在一起,而且,近代的历史似乎证明,他们在战斗上并不算在行。不过,仔细想来,这种判断并不太恰当。从整个印度历史来看,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有一些时候所有印度人都不会打仗,另外所有时候都有一些印度人不会打仗,但不是所有时候的所有印度人都不会打仗。因为若是如此,这个自雅利安人入侵以来至少延续了三千五百年的文明就不可能幸存到今天。诚然,多批北方民族在进入次大陆后,其战斗力似乎都处于渐渐下降的趋势,但一些战斗技巧和运动还是流传了下来。而摔跤这项运动,就是印度残存的尚武传统的最好代表。

相信爱好军事的朋友们都知道,在真实的战斗中,除使用兵器之外,摔跤是最有效、也是最具杀伤力的作战方式。今天印度人的主体民族,即印度-雅利安人,在三千年前的上古时期就把摔跤作为一项重要的运动。他们称之为“malla yuddha”,即“摔跤战争”,这最初是在沙场上取敌性命的残酷技巧,在后来则演化成了一种竞技体育项目,选手们以能否将对手制服而非生死来判定输赢。印度的两大梵语史诗中对此都有提及,《摩诃婆罗多》中主角之一般度族三子怖军,以及《罗摩衍那》中的猴神大将哈奴曼,都是故事中的摔跤好手。有趣的是,由于在传说中这两位勇士力大无穷,所以他们使用的武器都是巨锤,而巨锤也成为了后来印度摔跤手荣誉的象征。

500

二十世纪初印度传奇摔跤手“大贾玛”

到了十六世纪,穆斯林统治者掌权的莫卧儿时期,印度-雅利安人的摔跤传统受到了来自波斯和蒙古的影响,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摔跤形式,即“印度式摔跤”(Pehlwani)。这种运动吸收了蒙古人的肉搏技巧以及波斯人发明的训练方法,当然同时也保留了其印度特色。比如,印度许多摔跤手虽然膀大腰圆,但却是素食主义者,靠乳酪、酥油等奶制品来补充蛋白质。在电影《萝莉与猴神大叔》中,主角就来自一个有摔跤传承但坚持素食主义的婆罗门家庭。这种“印度式摔跤”的规则已经与现在的自由式摔跤接近,从而为印度在当代摔跤运动中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印度摔跤选手在奥林匹克赛场上共取得了1银4铜,其中一枚铜牌于2016年由女将斩获,其余四枚奖牌则来自男子项目。在亚运会和英联邦运动会的赛场,印度人表现得更为出色。在1962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各个级别的项目中,7名印度参赛选手共获得了12枚奖牌。这些印度当代摔跤手大都出自德里以北的哈里亚纳和旁遮普两邦,在那里有些村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摔跤训练机制。当然,这些数以千计的摔跤学生们不可能人人挤进职业体育领域,他们其中大部分在完成训练后,会前往德里等大城市充当私人保镖、酒吧门卫等,也算是对口就业。

500

哈里亚纳邦的摔跤训练场

风靡次大陆——板球

摔跤虽然在印度有着悠久的传统,但在这个连吵架都很少发生的“佛系”国家,明显难以普及。印度乃至南亚地区真正的全民运动要属板球,在次大陆各处,公园的草地中、学校的操场上、居民楼的胡同里、村落的麦子堆前,随处可见兴高采烈地板球少年。不论种姓、信仰、民族,印度人大都是板球迷。

500

一个小男孩在泰姬陵的河对岸打板球

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板球不算是一项流行的运动。它的参与者主要来源于英联邦国家,而直到现在也还未能加入奥运项目。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印度人对板球的热情。印度人对板球的参与度远远超过其他体育项目。有调查称,一半以上的印度人在最近一年内打过板球,而85%的印度人关注板球赛事。

因此,水涨船高,板球赛事也就成为了印度最为火爆、商业价值最高的体育节目。比如处于最高层级的印度超级板球联赛(IPL),8支队伍在每年的四、五月份争夺全国冠军,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联赛之一。联赛在2016年的收入大约为35亿人民币,是同年中超的两倍有余(15亿)。其球员的平均薪资更是突出,仅次于美国的NBA和职棒大联盟(MLB),在全球体育联赛中位列第三位。2017年,各球队球员每年平均可以获得390万美元的惊人收入。

500

中国手机公司VIVO以每年约八千万人民币的价格拍下了印度超级板球联赛2016到2022年的赞助权,这一价格比2013百事可乐的中标价已经翻了一番有余

在国际赛事上,印度板球队的表现也很出色。在三大国际赛事(世界杯、ICC冠军赛、ICC T20赛)中,印度队共五次夺冠,仅次于澳大利亚的七次。在二十余支活跃板球国家队的排名中,印度基本没有跌出过前三位。由于历史原因,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板球对决往往是印度人最关注的时事之一。两队每次在国际赛场上遭遇,因国家荣誉与体育魅力交织,对抗和友谊并存,都会在次大陆上引发万人空巷的场景。1999年2月,印巴两队在加尔各答举行了五天的比赛,前后共有约465000人次观看了比赛,创下了历史纪录,而守在电视机前的印度观众更是数以亿计。最终,印度在主场遭遇失败。也许正是因为知耻而后勇,在几个月后爆发于克什米尔的卡吉尔战争(Kargil war)中,印度军队击退巴基斯坦,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衰落的“国球”——曲棍球

由于板球在印度的风靡,外国人一般将它当作印度的国球(或国家运动)。但当我们询问印度人这一问题时,答案则是出乎意料——十个印度人有九个会告诉你,印度的国球是曲棍球,在学校中课本中是这样写,老师们是这样说,乃至有些官方门户网站上也是这样介绍。不过,曲棍球这项运动在印度并不常见,当我们查阅近来的赛事成绩,印度的表现也非常一般,那么为什么它会被作为“国球”呢?

追溯百年历史,我们会发现这自然有其道理。如果说印度有哪个运动曾经称霸国际赛事,那就非男子曲棍球莫属。与板球一样,曲棍球也是由英国人引进次大陆。1928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夺得了金牌,在国内引起很大轰动。从那之后到1956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队以24场连胜,178比7的进球比,创造了奥运赛场上的“六连冠神话”。1960年,印度队不敌老对头巴基斯坦痛失七连冠,但随后又在1964年和1980年两届奥运会上重返巅峰。8届冠军的其傲人成绩,是印度人在奥运会上最为亮眼表现。和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在我国的影响力类似,印度男子曲棍球也极大地激励了印度人的国家自豪感,因此在人们心中奠定了国球地位。

500

1936年在柏林奥运会上夺冠的印度男子曲棍球队

令人有些不解的是,在巅峰之后,印度曲棍球却迅速地走向衰落,1980年后,就再也没能拿下一块奥运奖牌。坠落神坛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最可能的是规则的改变。七十年代,在欧洲和澳洲的曲棍球组织的推动下,奥运会把比赛场地从天然草地变成了人工合成草坪(synthetic astroturf)。这次变更对南亚曲棍球运动冲击很大。天然草地的成本较低,而人工合成草坪的造价则颇为昂贵。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不像欧洲和澳洲各国那样有充裕的资金建设场地,因此在训练上处于明显劣势。更重要的是,这打乱了印度曲棍球的选拔机制,即使国家队可以在人工合成草坪上训练,民间也无法给青少年提供相应的运动条件。久而久之,印度人在艰难适应这一改变中渐落下风。1976年,当奥运会第一次采用新的场地标准,印度队就遭遇滑铁卢,第一次未能取得奖牌。1980年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队伍都渐渐退出了五强阵营,欧洲和澳洲国家主宰了曲棍球坛。

印度曲棍球对几十年来的萎靡不振,令人们对曲棍球的国球地位产生了质疑。将一个本国并不出色的运动定为国球,显然不太合适。2012年8月,一个来自勒克瑙城的10岁女孩写信给青年事务部(Union ministry of Youth Affairs),询问曲棍球设为国球的具体年份。该部门公开回复,说根据他们对官方文件和法令的了解,印度并未曾正式将曲棍球列为国家运动。从此曲棍球已经失去了“国球”地位,而从前印度队所向披靡的辉煌,可能会永远消失。

印度人最擅长的运动究竟是啥?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才是印度人最擅长的运动呢?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一些备选项目。比如说很有可能起源于印度的羽毛球。羽毛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游戏,类似的形式在古代欧洲、中国、日本等地都可寻得。而现代羽毛球运动则在十九世纪中期出现在印度的浦那城,当时曾以地名“Poona”来称呼这种运动。当地的驻印英军对打“Poona”颇为痴迷,因此将它传回至英国。经英国人对规则进行了调整后,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羽毛球运动。不过,当前印度选手在这项运动中表现只能说是良好,其男选手排名最高的是世界第八的斯里坎特·基达姆比,而女选手排名最高的则是世界第三的普萨拉·辛德胡。印度羽毛球队总体实力落后于中、日,很难说有多出彩。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印度队在“国际”赛事上成绩极为突出的项目。那就是起源于印度的卡巴迪(Kabaddi),一种脱胎于军事战术、曾作为士兵训练课程的团队体育项目。这项运动看上去有些类似于中国民间游戏“老鹰捉小鸡”,以将对方队伍擒获作为目标。卡巴迪从1990年起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印度毫无疑问地主宰了国际赛坛,至今亚运会9个金牌、卡巴迪世界杯的3个冠军全部落入印度囊中。但即便如此,由于卡巴迪的地域性太强,参与者基本限于南亚诸国以及伊朗和泰国,印度人恐怕也不好意思对此太过自豪。

500

激烈的卡巴迪比赛

前面已经讲了五个体育项目,但却似乎还是没有找到印度人最擅长的运动是啥。这个问题,照我看来,其最无争议的答案应该是,一项由印度人发明,拥有四千多年悠久历史,重视调息,强调姿态,内外兼修,文武齐备,进可强身健体,退可修身养性,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印度也一直处于垄断霸主地位,掌握话语权,提供了最多、最好的选手,为世界人民健康事业贡献颇大的运动。那就是,瑜伽。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

[责任编辑:于新陆 PN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