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磋商进入关键阶段 刘鹤月底访美“啃硬骨头”

2019年01月18日 10:45:3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作者:夏旭田、冯钰林

中美经贸磋商马不停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月18日报道,商务部1月17日确认,应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的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1月30日至31日访美,与美方就经贸问题进行磋商。

在中美两国元首为新一轮磋商破局定调之后,两国官员围绕贸易问题、结构性问题等开展了密集的磋商,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悬而未决的瓶颈需要有更高权限的主管官员来推动解决。

专家认为,刘鹤此番赴美磋商可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国企补贴等结构性问题上面临着“啃硬骨头”的挑战,在与中国改革开放大方向一致的问题上,部分分歧有望得以解决,但中国不会以牺牲自己长远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贸易休战”。

本月底的这轮磋商距离“90天期限”仅剩1个月,如何在紧迫的时间中达成一项双方都能满意的协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美国计划将14类基础和新兴技术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近日已结束公开征求意见。美国通过技术封锁来保持自己在部分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引发了各国的普遍担忧:此举可能会泛化国家安全,导致出口管制被滥用,损害各国和平利用新兴技术的权利,阻碍全球的科技进步。

高科技领域限制对华出口,也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中美磋商进入关键阶段

在1月17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确认,应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的邀请,刘鹤副总理将于1月30日至31日访美,与美方就两国经贸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推动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

这意味着,仅仅在1月,中美将开展两次面对面的磋商,且磋商等级将提升至两国经贸磋商的主要牵头人。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来看,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正从元首层、主管层、技术层三个层级来推进。

“去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其作用是为贸易磋商破局定调;此后两国技术官员开展了密集的磋商,并在本月初完成副部级会面磋商,双方已就关键技术性问题进行了对接,清点了各自所需,并试探了对方的立场,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有更高权限的主管层来推动谈判。”

白明表示,作为中美经贸磋商中方牵头人,刘鹤此番赴美开展磋商,一方面说明此前的技术层磋商已取得一定进展,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了准备;而在解决分歧方面,中国是有足够诚意的。

白明指出,此轮中美磋商需要注意两个要素:一是时间紧迫,月底的磋商距离3月1日的90天期限仅剩1个月,如何达成一项双方都能满意的协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二是如何确立一个有效的协议执行机制,避免去年出现的美方出尔反尔的情况。

在磋商内容上,白明认为,刘鹤赴美将面临着“啃硬骨头”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结构性问题,目前中美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国企补贴、非关税壁垒等结构性问题上分歧较大,但双方也有可能取得新进展。

“中国的立场是很清楚的:如果能与我们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一致,我们愿意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比如,在新修订的《外商投资法》中已经明确提出,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实际上,过去中国从未强制企业转让技术,但中国愿意在新法律中加以明确以回应外企的关注。”

但白明也强调,中国一定不会以损害自己的长远发展为代价,来换取不公平不对等的贸易协议。

美国前贸易代表、前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近日称,美国试图脱钩美中经济的做法注定失败,中国是不可能被遏制的。

高峰就此表示,中美建交40年来,在经贸领域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2018年,中美两国货物贸易超过6300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400亿美元。中美经贸合作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融”的格局,为两国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中美两国不断深化和发展经贸合作,是市场的选择、企业的选择。

“不断开放发展的中国,给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的是机遇。希望美方能够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双方业界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这才是符合两国业界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高峰说。

美拟管制技术出口引广泛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将14类基础和新兴技术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在1月12日结束了征求意见,尽管反对声强烈,但美国商务部预计将发布正式提案。

高峰对此回应,美方征求意见期间,美国内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相关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普遍表达了担忧,认为此举可能会泛化国家安全,导致出口管制被滥用,损害各国和平利用新兴技术的权利,阻碍全球的科技进步。

“中方始终认为,科技发展成果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应该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希望有关国家审慎处理,采取建设性的举措,避免给正常的国际贸易和科技合作带来影响。”

这14类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定位导航、机器人、数据分析、量子信息和传感、增材制造、脑-机接口、先进材料等多个领域。

白明指出,美国拟实施出口管制的这14项技术和美国国家安全的关联过于牵强,“这些技术大部分都是民用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等在军用领域应用非常少,与国家安全挂钩几乎没有根据。实际上,后者只是借口,美国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技术封锁,来保持自身在这些领域的竞争优势。”

他表示,美国再次收紧技术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抑制中国等国家的技术进步,压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

中国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此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美关于贸易平衡的磋商不能只强调中国多进口美国的初级商品,更应将放宽美国技术出口限制纳入到讨论范围中来。

商务部数据显示,2001年美对华高技术出口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的比重达16.7%,而2016年这一数字仅为8.2%,这与美科技强国地位和中美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现状严重不符,而限制最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正是美国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国家散布所谓的“中国科技产品威胁论”,以“中国高科技产品存在安全风险”等论调为借口,在5G等领域拒绝或者限制购买中国高科技商品。

高峰强调,这是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捕风捉影、毫无根据的无端指责。“中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不是对世界的威胁。我们希望通过正常的国际贸易,让科技发展的成果全球共享,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这也是各国人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高峰表示,中国将会继续支持中国企业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推动科技进步和贸易发展。“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也应该有自信,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包括中国产品在内的各国先进科技产品,为本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