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正在塑造的“透明社会”会是什么样?

2019年02月25日 10:35:01
来源:钛媒体  

文章来源:钛媒体;作者:田黄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当人们纷纷逃离线上的朋友圈,线下的交际圈,人设的崩塌逐步向上传递时,我们身边那些传统的潜规则正在被加速抽离。

技术的进步,商业的冲动,一个日益透明的社会却是在我们被放大和集中的贪嗔痴中快速完成的,想一想真是莫名的讽刺。当绝大多数普通人被快速“掏空”的时候,一个更无趣的现实是你还没有经历就什么都知道了,而且这种知道是动态的,每天不断的在你的兴趣信息流中生动的上演者,由浅入深,越来越细致。

被高频刺激放大的贪嗔痴与现实的无趣、低欲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凸显了人们对改变自己生活阶段性的“无能”。在日益高涨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的衬托下,身处新一轮经济寒冬下的人们,变得更死气沉沉。

我们已经习惯了过去40年每一轮科技产品更替所带来的繁荣和持续增长的稳定,却还远未适应数字时代正在塑造的“透明社会”。由科技革命引发的社会结构动荡,注定了一部分人要成为“牺牲品”。

“人设”连环崩塌之年,正在消逝的“潜规则”

2019年,是流量聚合者们的人设崩塌元年。凭借一己之力掀起知识分享、知识付费浪潮的罗振宇,已经连续4年举办了个人跨年知识分享年会。从之前的现象级,大众知音,媒体热门话题到去年底这一届,已经进入破功状态。各个意见领袖群的吐槽与套路解码远多过之前一面倒的歌颂和追捧之声。

知识这个领域,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是不可能去取代一个体系的。更何况在这个由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专业,不同行业所组成的有机社会里,知识体系纵横交错。要迎合所有人,或者大多数人,知识IP们只能使用更贴近的或者创新的表达方式去反复咀嚼那些人畜无害的心灵鸡汤。对于厌烦了传统知识体系传授方式的大众,以为找到升华的捷径,终究还是扛不住一哄而散。毕竟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没有一种成长是舒适的,知识学习也不例外。

财经大V吴晓波的年会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在今天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从事财经自媒体的传统财经媒体越来越多,财经资讯和个人财经内容创作也逐步上升为兴趣类信息流的主要品种。当已被各平台的兴趣信息流刷了多遍的趋势判断,热点解读在吴晓波年会上并没有太多差异的展示时,焦虑的职场盲流参与这场精神盛宴,寻求区隔的标签也同样走向失效。

除了个人跨年盛宴变身为围观群众的吐槽大会,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公益圈中国版“metoo ”运动也让多位知名公益人士形象受损,光环尽失而被迫退出了自己创立的公益事业。甚至连形象完美的知名主持人朱军也深陷metoo运动的官司当中,不得不说有些汗颜。

当然,敢称今年为人设崩塌元年,就在于人设崩塌的无区隔化和无年龄与身份的限制。翟天临演员事业没有取得多高的成就,不停炫耀学霸气质和博士后身份,被细心网友拔出了学位教育中令人不堪的一幕,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声讨。

一边给公众灌毒鸡汤,杜撰故事打社会热点擦边球,一边年收入近亿的咪蒙,成为了自媒体人的巅峰代表,同时也在大众层层剥解中暴露了并不完美的人生和人格。成也流量败也流量,当你手握如此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仍为直接商业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不太注重价值取向时,必然会有引火烧身的一天。咪蒙全网账号在整改期自行关闭,背后代表的是自媒体人设的终结。

转基因科普作家方舟子仍然活跃在国内社交媒体的一线,毕竟背后有着庞大的利益,只是公众已没有那么好骗,他的每条更新动态后面网友们的留言反映了其现在真实的社会价值。

同样,在大众心中冒着生命危险恶斗转基因、影视圈大佬,打破诸多行业潜规则,促进公平正义,刚直不阿的崔教授在近期也被牵连进最高法的“凯奇莱案”。崔教授在这个案件的爆料中扮演者什么角色,是否牵涉到利益,以及最终能否全身而退暂时还不能得知,但是不得不感叹,斗士也有“湿鞋”的时候。

在官方层面,国家反腐斗争在无死角的进行,无论是省部级的打虎,还是基层拍苍蝇,乃至监察队伍里面揪内鬼,其暴露的都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潜规则,欲壑与利益的犬牙交织。反腐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打破以往的诸多潜规则,让权力更多的在阳光下运作,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已脱离物质趣味追求精神升华的部分社会精英阶层频繁陷入人设危机的背后,即是人性的使然,也是科技推动社会转型与进步中所必然产生的淘汰机制与净化功能。对于大多数仍然在为衣食住行奔波的普通人来说,人设早已在移动互联网中透支,人际关系的生产能力也在大幅削弱,这也是大众在朋友圈和交际圈走向沉寂的主因。

“透明时代”的由快到慢

3G、4G都发展的好好的,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美国要动用所有政治资源和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强力打压华为的5G市场?何况5G供应商并没有美国企业,美国也不是5G市场的第一梯队。这背后牵扯的其实是新科技革命的话语权。

5G网络的发展旨在替代蜂窝网络之外的其他所有现有网络,并牵引我们所有的生活场景与工作场景实施互联网并智能化。在可以预见的医疗保健、汽车、机器人、影音娱乐等行业5G都将从根本上创造一个新的数字环境。

美国企业是4G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作为4G标准的制定国和主要专利的拥有国,由4G带动的相关产业已成为美国过去重要的收入与出口来源,极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依靠专利在4G产业链上躺着挣钱的美国,自然最清楚5G的话语权意味着什么,也是其通过非常规手段搅局5G产业链发展的直接原因。

花这么多篇幅谈5G,因为它将会是“透明时代”的最大推手。5G网络大规模实施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将不会再有死角,全部个人行为,包括呼吸的频率,上卫生间的次数,每次大便的成分,做爱的时长等等都逃脱不了遍布周围的智能硬件的记录。就像这今天智能手机对功能机的取代一样,未来我们将很难再买到非智能的实体产品。

从智能生活工作场景乃至到智能社会的迭代,高度依赖基础、动态、高保真的大数据收集来促进算法的迭代,并赋予智能设备更多的预设交互反应权限,不断提升个性化的匹配度。成长于非智能时代的我们,还拥有一定的“数据红利”。我们的下一代以及下下代的生活将生活在实时记录的全数字场景里,进入到属于他们的“透明时代”。

在一个不断追求效率提升的智能社会里,任何存在影响效率与协作提升的社会节点,都将是率先优化的对象。这里面包括了高度专业性的细分工作,行业权威,艺术鉴赏,等级流动等以及围绕在这些节点上的潜规则。信息差,技术差异,地域差异也将不再足以支撑商业实体塑造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对人类过去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总结,以及个人成长的记录与方法论优选将会彻底变革现有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现有的无效信息泛滥,商业兴趣类信息流对个人的填塞都将会成为过去式。5G时代的年轻人获得有效资讯,掌握一项技能,了解一个行业甚至是了解自己人生的速度都将远超我辈。

透明时代的一大特点将是最大化的省却无效和低效的中间节点,更清晰的规则,对个人成长、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个人成长确定性的不断增强乃至最终走向定制化。智能社会的管理与治理能力将更强,也更有能力与手段实现综合指标下的“生态效应”,而不再是唯GDP速度论。个人的成长与学习也将在预设方向下更关注综合素质和实践与实现能力的提升,而是不是考试分数论优劣。

智能社会的高效治理与运作将会为大众提供更为宽松和人文的生存氛围,并提供充裕的确定性。我们今天处在激烈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变革中,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群体焦虑,以及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寻求个人与商业竞争胜利的方式都将会在透明时代逐步消散。

80后总觉得自己是苦逼的一代,总是在各项社会改革中充当试验品,并在诸多不确定性中逐步扛起了社会发展的大旗。90、00后们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早早看透了人生,却无力改变命运,仍然要按照现有的社会规则努力拼搏,成为建设智能社会迎接“透明时代”到来的“过渡性产品”。

无处隐藏的人性

未来生育辅助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会在最大范围内减少遗传性疾病和缺陷儿的产生,帮助每个家庭诞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但是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的天性不可磨灭,人类性格上的弱点和人性丑陋的一面不会被清除。它们会以新的方式存在,被冠以新的文化来表达。未来的年轻人经受人性考验的过程,克服自己人性弱点的过程,其实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叫“隐私”的东西,以及遵从自己的欲望所从事的不愿让外界知道的种种行为都将会成为过去式。当新一代的年轻人在数字社会里早早按照预设的方向丰满的成长,在一个表面更有秩序,更便捷,更美好的智能社会中更有确定性的实现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每一个目标时,他们不可能逃脱青春期的冲动与反叛,也会在由基因决定的性格中对某类事物产生不合主流的偏执态度。

他们将面临完善而强大的智能社会公共力量的无死角监管,现实社会中的每项行为都转化为了信用凭证与积累。并在一个由信用来区分等级的新世界中,享受着规定的自由和更多的资源分配权限。当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多借助虚拟世界来释放自己的个性和暗心理,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亚文化时和社交时,不知道他们是否会羡慕我们今天的这份纯粹的隐私与个人空间。

可以确定,由数字社会所构建的智能世界中,虚拟社会将会在个人成长中扮演更广泛和重要的角色,将会替代今天的大部分实体机构和社会活动,年轻人也虚拟世界中游戏化的成长,体验自己的兴趣场景,精英化的培养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社会技能。他们的青春看似挥洒自如,却面临着更为深度的,低成本的操纵。

人与未来高度拟人化的智能机器,以及比人大脑部分功能强大的多的计算机最大的区别,或者说是优势就是人的天性,包括其优缺点。人性最大的魅力就是人性在特殊场景的不可控并由此带来的行为可不预见性。

成年人在现实主义和利益诉求主导下推动的日益可控的社会与可预见性增强,甚至定制化的人才培育机制将面临一代又一代站在新起点上的年轻人不确定性的人性挑战。这样的挑战,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源。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