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年近60,活“不安分”

2019年04月12日 09:46:10
来源:凤凰网  

从军人到媒体人,从传统媒体到开创新媒体,从自制脱口秀到综艺处女秀,以《环球时报》总编辑闻名、时常笑眯着眼自称“老胡”的胡锡进,无论出现在哪里、无论说些什么,总会受到巨大的关注。

喜欢他的人称他平和、睿智、清醒、思辨,反对他的人则批评他“五毛”、左。

而“老胡”对自己的评价就只有一个——“不安分”。

领导着发行量高达200万份的报纸,胡锡进依然自己披挂上阵,笔耕不辍地写下一篇又一篇时评;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兴起,胡锡进又开通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胡侃”;仅仅影响粉丝群体已不足够,胡锡进再度寻求突破,首度参与综艺节目,在凤凰网与深圳卫视联合出品的语言类节目《最强辩手》中,不疾不徐又自带抑扬顿挫地娓娓道来说——“哎,老胡觉得呀……”,又时不时与辩手、其他导师“打起嘴仗”。

(最强辩手录制现场,老胡和局座张召忠同台“PK”)

难得看到了官媒“胡总编”严肃正经外的另一面。

在满是争论的网络江湖里,他是最犀利的时局观察者,也是直面毁誉岿然不动的言论大师。在中国现今的舆论场,很少有人能像年近60岁的胡锡进那样影响着外交事务辩论,更激起了民间的争议与分歧。

波黑战场上的新闻战士

除了《环球时报》总编辑这一头衔,胡锡进最为人所熟知经历,要数其于1993年至1996年间担任《人民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时,成为战地记者,深入战火中的波黑,向中国读者传递巴尔干半岛的撕裂与凌辱。

在《最强辩手》第一期的导师演讲环节,胡锡进慷慨澎湃地回忆起了那段时光:“我在2楼吃饭,1楼的机关枪突突地响起来,我面前那汤盘里的汤上下直跳,那就叫战争。”胡锡进拿出一张纸币,“当时那个国家的钞票,5000亿,它能干什么?能买什么?它能买一包爆米花,战乱带来的通货膨胀。”

“当时啊,我就产生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我永远不要我的国家经历那样的战争,永远不要我的城市变成萨拉热窝,永远不要让我的亲人和朋友在2楼吃饭的时候,1楼的机关枪突突突地响起来,碗里的粥上下直跳。我要让中国永远是和平安宁的。”

(胡锡进在最强辩手动情演讲)

这段演讲,让胡锡进成为了全场斩获辩手选择人数最多的导师,不少人评价称,“这是我听过最动情的演讲”。

1999年,胡锡进获得了“中国杰出青年外事工作者”荣誉称号,同一年,完整记录其三年驻外生涯的《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面世。

网络上一篇对此书的评论或许能够部分展现出这段经历对胡锡进一生的影响:“一个人,要是一辈子留下这么一本书,第二天就死了,那他这辈子也值了。如果你也见过那样的场景,上千万人的民族被恣意凌辱如同碾碎一颗剥了皮的水煮蛋,你也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政治倾向,你很难不把自己代入进这个鸡蛋,更何况你的民族当时并不比这颗鸡蛋强大多少。”

在南斯拉夫的3年经历,的确是胡锡进人生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60年出生的胡锡进,1978年考入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俄语系,那是文革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那一年,中国有610万人参加高考,最终录取的只有40.2万人。

胡锡进在读军校期间,曾经因为擅自外出游玩,被学校处分,用他自己的话说,年轻时的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毕业后,胡锡进短暂地当过职业军人,也因为“不安分”,努力争取通过考研改变人生轨迹,并且在1986年如愿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1989年,胡锡进迎来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他面临一个抉择——做记者或者一家外贸公司的销售经理,他最终选择了前者。

“我好冲动,性格中充满不安,想想看,在机关或公司大楼里对着上司冲动一回是多么后患无穷。”胡锡进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自我评述。

也正有了这份“冲动”与“不安分”,才有了后来那个作为战地记者的胡锡进和作为《环球时报》总编辑的胡锡进。

舆论场上的犀利斗士

从战场回来,胡锡进很快成为了《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的副总编,并在2003年再赴海湾前线,报道伊拉克战争。

2005年起,胡锡进出任《环球时报》总编辑至今。

在胡锡进的带领下,《环球时报》声名鹊起,发行量与影响力节节攀升。

在胡锡进的竞争对手眼中,他更像一个行销天才,他似乎总是能够掌握到在内容贩卖上的大数法则,他知道市场的多数群众在哪里。

曾任职《人民日报》现任《财经》杂志执行主编的何刚在受访时说过,《环球时报》在每一个时期都“踩对了点”。“在市场需要原创的时候,它及时提供原创;在民族主义受欢迎时,它贩卖了民族主义;而当社会需要观点时,它又贩卖了言论。”

2009年4月,《环球时报》创办英文版,胡锡进兼任英文版总编辑。这是中国第二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英语综合性报纸,也是一份向国外传达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综合新闻的报纸。

伴随着《环球时报》而兴起的,还有贴着浓浓胡锡进印记的“环球风”。

胡锡进说,他或许是中国当下每天撰写文字最多的总编辑。他说,每天白天工作结束后,在午饭后到深夜的时间里,他会写下两篇文章。这里的“文章”,通常是以《环球时报》社论和笔名“单仁平”发表,在中国当下舆论场中引发热议的文章。

然而,与胡锡进的笔耕不辍、《环球时报》200万发行量、环球网每日千万级点击量相对应的,是胡锡进个人微博评论中“排队骂胡锡进”的奇特景象。

用iPhone发微博挺华为中兴会被骂、称《江湖儿女》是一块臭豆腐会被骂、谈论中美贸易战会被骂、与吴建明抬杠更会被骂……甚至,胡锡进只是随手拍了一张风景,或是发表春晚感想、偶尔卖个萌,都会被网友无情地谩骂。

甚至有人毫不在意地调侃说,他每天的生活可以归纳为:吃饭、睡觉、骂胡锡进。

“这很正常。”胡锡进本人对此倒显得坦然,“我把它看透了,网上那些号背后是什么,好多号都不知道是谁。”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不奢望自己的羽毛完好无损。”

胡锡进身上所折射出的舆论场的对立,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复杂中国的现实主义”。

胡锡进自称为“复杂中国”、多元时代的平衡者之一。在争议的暴风眼中,《环球时报》与胡锡进本人的传播能量不断上涨。

“环球风”逐渐被认知、认可或争议。老胡被贴上大V、左派、喉舌、民族主义的标签,在互联网上引起围观。

(老胡的微博已经开通了8年,他自称微博“骨灰级”元老)

老胡说,最初他是被“骗上微博”的:“有人告诉我,新出了一个东西叫微博,那上面有人骂《环球时报》,说你要上微博跟他们说说话沟通沟通,可能会有好处。”结果,胡锡进开通微博的第一天,收获了5000个粉丝,也迎来骂声一片,“一下子把我给骂懵了”。

不过,作为一名舆论战场上的老炮斗士,深知被标签化却不想澄清的胡锡进,并没有因为网友的批评意见而有所收敛。

2015年11月上线的脱口秀节目《胡侃》的第一季,就打出了《“爱国贼”是中文之耻》的犀利标题,引爆舆论圈。节目中,胡锡进称,这一词汇出现并成为网络骂战中肆意使用的标签,是“中文之耻”,并劝告网友:争吵可以有,但不要让爱国主义躺枪。

(《胡侃》第一季首秀)

此后几乎每周上线的《胡侃》中,胡锡进围绕最新热点针砭时弊,直击敏感痛点。视觉的效果显然比用了化名的文字更为直接,《胡侃》上线后,有人赞他旗帜更加鲜明,也有人说“看到本人觉得更讨厌了”。

综艺节目中的“人设”回归

玩转舆论圈的胡锡进,并没有就此安分下来。

在怎么用好互联网这个传媒的必争之地上,年近60岁的胡锡进表现出了更大的企图心。

通过《胡侃》短视频节目将时评和影响结合起来,这样的尝试进行了三年多后,胡锡进进行了更大范围的突破——“出圈”。

往常,无论是环球评论中的单仁平,还是微博、视频网站上的《胡侃》,这些评论影响的对象,无非是那些关注他、主动受他影响的“粉丝”(当然也包括不少为寻找骂点而来的“黑粉”)。

如今,通过在上星卫视和互联网平台上播放的综艺节目中的亮相,胡锡进试图将触角延伸到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要知道,作为一档时髦的辩论节目,《最强辩手》的受众,不少是那些追着TYboys长大,不知“胡锡进”大名,甚至不知《环球时报》为何物的95后、00后。

习惯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胡总编,个人精英风格强烈的“老胡“,如何面对综艺节目的嬉笑怒骂?对于他而言的确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不过,从《最强辩手》第一季的12期节目看下来,胡锡进融入得还不错。

在开篇第一期的导师演讲中,胡锡进就毫不避讳地讲到自己曾经“食”过的“人间烟火”。

胡锡进说,他从小在北京南城的一个工厂大院里长大,“我们管倒垃圾叫倒土,因为那时的家庭垃圾,基本就是煤烧过后的残渣,都是土。1985年,我结婚,新房里唯一的电器是一个电灯泡。”

在《最强辩手》的第6期节目中,当辩手张雪峰谈到自己没能为孩子创造更好条件时的委屈时,胡锡进却直接反驳“这有什么可委屈的”。胡锡进自曝,当他在科索沃战场上时,孩子被送到了陕西,学了一口陕西话会回来,“我们不要让我们的幸福这么完美,好像失去了一点什么东西,就是对社会付出了那么多而社会对不起我们。我们不要这样想。”

这段回应,为胡锡进“圈粉”无数。

从直面毁誉的言论大师高台上走下,以个人经历动情表达观点的胡锡进,也从一个犀利观察者,转身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讲述者,一个可以与年轻人交流对话、产生共鸣的“人生导师”。

在《最强辩手》的导师席上,胡锡进没有“综艺前辈”张召忠那样的游刃有余,不如田朴珺那般光鲜亮丽,不比辩论冠军陈铭那样逻辑缜密。在最开始的两期节目中,还能明显感受到胡锡进初涉综艺的略显紧张和不适应。

但是,随着节目的推进,胡锡进很快做出调整,开始融入到节目的节奏中。虽然没有浮夸吸睛的表达方式,但胡锡进以自己真诚的态度、直率的表达、丰富的阅历,越来越自如地分享观点,与台上辩手密切互动、与其他导师精彩交锋,更让现场观众和荧屏前的千万受众,认识了一个摆脱“总编”、“斗士”、“精英”人设,回归到“普通人”人设的胡锡进。

胡锡进一开口,就像是一位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亲在家人围聚的晚饭桌上又开始了他的谆谆教导。而这,或许就是“60后”“老胡”与“00后”年轻人的交流方式。

可以说,《最强辩手》是胡锡又一次“不安分”的尝试。而这一次,在刺激的战地经历、犀利的观点之外,呵!原来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