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军丨陈列平:创新、制药和临床实验,每一步之间都是“悬崖”

2019年06月15日 10:48:26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继海外顶级名校中国论坛季后,2019年凤凰网国际智库“与世界对话”系列论坛再启航。6月1日,2019耶鲁中美论坛于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凤凰网作为独家媒体合作伙伴对论坛进行精彩报道。美籍华裔免疫学家、耶鲁大学医学院UTC癌症研究讲席教授陈列平出席“医疗创新”板块并发表演讲。

陈列平认为,一种全新的药物需要经历创新、制药和临床实验这三大阶段,这三者看似相互独立,但其实应该成为一体。“很多的药在第一步研究出来以后,有时就掉到悬崖里面再也出不来了,永远进不到制药这一步。制药这一部分由于做了错误的实验,而没有进入临床阶段,常常毁掉了。”在陈列平看来,主流创新一直伴随着主流和非主流的争夺,目前在肿瘤免疫领域仍有很多人们正急于发现的东西。

以下为陈列平现场发言内容精编:

陈列平,美籍华裔免疫学家、耶鲁大学医学院UTC癌症研究讲席教授

我到耶鲁快9年了,耶鲁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学校,可以包容各种各样科学家,这点至关重要。

我的体会是,“新药”特别是完全创新的药,如果要从实验室里走出去,第一步当然是要在实验室里有深度的研究;第二步,药厂能够把药制出来,你要帮助工厂做出正确的药;第三步要做正确的临床实验,因为现在很多药物常常只局限于某一人群,新药的诞生不能包打天下,所以做正确的临床实验很重要。

其实在创新、制药和临床实验这三大部分间,它们已经被人为分成了非常清楚的部门、企业或是人群。在这三部分间,是一个悬崖。很多的药在第一步研究出来以后,有时就掉到悬崖里面再也出不来了,永远进不到制药这一步。制药这一部分由于做了错误的实验,而没有进入临床阶段,常常毁掉了。所以我认为三个阶段是一体的。

我曾做过医生,待过药企。我曾花很长时间,在弥补这些板块之间的缺陷,希望能够把一个药顺利地做成药。原来在美国我们一直叫“转化医学”,但这个词不是很全面。总的来讲,这几个部分之间能不能比较平稳的过度,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区别非常大。这三部分,大家谈的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想法,达成的目标也不一致,所以造成了很困难的转移。

刚才提到的PD1药物,一个药从开始研发到最后做了四、五年,大家才看出它的苗头来。为什么这么长?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我现在体会到,其中一个原因是各部门没有很好的沟通,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开始做主流免疫领域的时候,这个领域是冷门学科,公众不关注,造成自己板块完全分裂。但现在已有明显的改善。

我们公司在上市时,我和华尔街很多的投资人分析师都交流过,我看一个很明显的观点就是“IO疲软”,这个领域好像差不多已走到尽头。而我不这么认为,现在大家看IO问题有些不对。我们虽然认为PD1只是代表一个新兴、有苗头的一个靶点,我们可以用这个原点来学习,从这个靶点学到东西从而找到更好的东西。在这之前,有很多尝试性的靶点现在都被拿出来做研究。绝大部分我们以前发现的靶点,都不符合我们下一步要找到的靶点,即它是不理想的。所谓这些不理想的靶点,都被标上很好听的名字被推广出来,药厂都在试这些不理想的靶点,可想而知会有很多失败的教训。

我的预测是,未来几年我们会听到比较多失败的消息,但不用气馁,它原来做的原理和现在的PD1是完全不同的。主流创新一直伴随着主流和非主流的争夺,早期的肿瘤疫苗,大家都经过了很痛苦的尝试,我们最后才知道这个路数不是很对,我们想要做更好的。但大量的社会资源都在用,但领域内的效果不显著,就造成了90年代,整个肿瘤免疫基本面临低谷。现在又兴起了,之后又有很多错误概率进来了。

现在肿瘤免疫领域还有很多我们正急于发现的东西。举例来说,现在PD1的治疗,它最早期的突破是能在肿瘤晚期治好20%-30%的病例。而剩下70%-80%的病人在那里,是一个很明确的群体,也是很明确的市场,但很少有人研究。这些病人为什么不反应?这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现在很大的问题是,大部分企业或研究人员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把问题梳理清楚,而是直接试。其实有一些已知的东西很多都失败过了,很多人没有把历史看一看。我个人认为,IO领域实际上还有非常多的研究,我们大家要好好搞清楚基本原理到底是什么,而不是盲目跟热点、把失败的经历重做一遍。

大环境对创新的影响很大。很多创新都发生在学校、研究机构、或是公司的研发部门,说明需要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环境去探讨问题。大学研究和企业研究会出现断层,比如研究很多它不是为了企业或是药物发展,两者间没有联结,各做各的事。大学里有个趋势,很多时候为了发表文章拿经费。我希望相关的政策可以出台,无论是给予更宽松的环境还是积极的曾策引导,这都将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