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技术创新向何处去?

2019年06月19日 09:58:19
来源:澎湃新闻网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东平

国土空间规划的先行作用,如何在智慧城市的框架里体现?5月底,澎湃新闻记者对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林文棋进行了一次访谈。


澎湃新闻:清华同衡是规划行业的传统大院,对规划转型有怎样的思考?作为国内甲级规划院中首家成立的专业大数据与信息化产品部门,技术创新中心目前的运作状况如何?
林文棋:对规划的变化我们一直都有思考。今年学术周的主题是“衡与变”。所谓“衡”者,我们的目标、建设发展的目标、区域发展的目标、国家发展的战略、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初心是不变的;而“变”是制度在变、机构在变、过程在变。
技术创新中心是2014年成立的。清华积累了大量与城市相关的、与发展相关的以及与规划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课题做完之后就束之高阁,这些研究积累如何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力,如何由学而研转化为产?是当时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技术创新中心成立的第一个背景。
第二个背景是,当时规划方面的技术不足。原来我们很多总规都是手绘图,技术手段比较传统。规划又代表了人类的某种理想,不同的规划师对具体规划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成果代表了他的专业水平和对未来判断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只能在某一个人身上不断沉淀。如何把这种个人经验积累式的模式,转化为技术上能够持续不断迭代的集体经验积累式的成果,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技术创新中心成立的第二个背景。
第三个背景是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它解决了海量数据的并行处理及多源数据深度分析的问题。
这三个背景促使我们决定成立技术创新中心。
经过几年打磨,技术创新中心得到了较快发展,探索方向也逐渐聚焦。但团队组建初期,我们也会遭遇一些困扰。
首先,技术的供给是需要专业人士去“剪裁”的。换句话说,技术有普适性,但行业应用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技术只能提供一块布,怎么根据这块布做出一款衣服,是要裁缝设计的。技术创新中心如何发展,才能既符合清华本身的需要,又能站在全国的制高点,将技术成果向下传导落地,是我们当时面临的较大挑战。
其次,解决跨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工作协同问题。团队的技术人员既要做城市规划的研究,又要去做数据分析与运维、软件研发与模型验证等涉及多门类、跨专业的具体工作;每个同事既要独立开展专项研究突出专业性,又要与其他人密切协作形成综合能力。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努力,例如新员工入职后,所有的会议、培训,只要你认为有用,你就可以参加。


澎湃新闻:能否从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角度,谈谈大数据规划辅助决策方面的一些案例?
林文棋: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跳出规划看城市,看城市到底需求什么,而不是规划需求什么。因此,我们联合北京市的市级与区级统计局、商务局、发改委等多个委办局做了很多研究,包括人口的研究、产业的研究和环境的研究等。有了从城市的需求看规划的系统性思维之后,在为政府提供服务时,各种城市要素的相互影响、事情的前因后果、横向联系就都梳理清楚了。
比如,我们给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做的“疏解整治促提升”政策的评估。我们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做一个评估,以验证其是否能达到预设的效果。这项评估工作即时性很强,必须要有实时人口数据进来,才能知道人口到底疏解出去了多少,疏解的人口流向了什么地方;大棚房的拆除对人口的疏解有多大影响,是否出现人口回潮现象,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实时的监测跟踪。然而,这些实时数据,统计部门目前还没有做到完全覆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评估工作,是研究者面对的最大挑战。
近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已形成了一套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管理最重要的不是管物,而是服务于人民。人是城市运行的主体,也是城市服务的最终对象,掌握人口活动规律对治理城市至关重要。但从现有政务系统中获取到的公安人口数据、卫计委统计数据等传统数据通常时效性和动态性都不是很强,难以全面掌握人口即时活动规律。同时在这些不完善的信息里面,又留下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我们可以把这些有用的信息作为锚点,通过与其他数据的整合来纠正数据。
我们可以选取多源大数据,全龄化解析人口分布与活动特征,紧密结合动态人口刻画的需求与城市功能运行规律,将专业的规划分析手段同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
例如我们采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其他数据源进行校核后,时空分辨率可以精确到250m×250m网格、1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在不同时间段每个网格中有多少人(不是到个人)、年龄、性别,人口来自什么地方,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数量、结构、时空活动规律都可以刻画,通过这些大数据可以生成不同的群体画像。再比如利用刷卡数据对地铁里流浪者群体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精准治理工作。
传统数据与新数据结合可以进行人口高时空分布精度、全出行链的补充。但像手机信令数据这样的数据,它不是随机的样本,而是有偏的样本,例如老人,小孩没有手机,有很多人有多部手机等等;样本有偏,就不能直接通过手机数据得到精准的数据,需要纠偏。我们经过三年的深入研究,通过各种验证,申请了人口大数据专利技术,可以算出一个单元格的15分钟内的人流数据。我们现在用手机计算人口,精度可以达到95%以上,以此辅助城市管理和服务。
对城市而言,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城市体检”是我们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它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空间范围,现在已经可以把体检做到社区范围。我们做过多个试点的城市体检工作,在北京和上海都有我们的试点。
体检的难点不在于测几个指标,关键在于知道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某个指标的变化是怎么影响到其他指标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模型,而是空间实体模型。
同时,城市体检本身不是目的,关键是通过每年的滚动体检,做到诊疗一体化。比如诊断出某城市某产业发展出现了瓶颈,我们会综合全国其他产业、其他地区的整体数据,以及局部的问题,对这个产业进行诊疗,并开出相应的“药方”,告诉城市管理者如何转型升级、如何“腾笼换鸟”。这也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也在做系统性的计算实验,例如政策模拟。我们可以在政策执行前做情景模拟,分析这个政策时效性有多长,会影响哪些地段,最后效果怎么样等等。城市系统功能涉及的要素非常多,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也非常复杂。我们通常会把归因分析模型叠加到空间上深入分析,得出的分析结果,绝大部分都比较接近真实情况。


澎湃新闻:许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招商困难、产业定位不清、同质化竞争严重等诸多痛点。对于这些问题,您是否可以从技术层面谈谈相应对策?
林文棋: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并且呈现出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高度融合和协同联动的需求。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不少地方的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粗放式的产业定位和规划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地方产业的发展普遍缺少科学理性的分析和决策,主要表现在数据支撑薄弱、行业知识储备不足、趋势规律把握不清、政策敏感性不高。我们因此研发了一套针对地方产业精准定位的技术方法,以满足各地在产业精准发展方面的需求,从而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产业在我们规划圈子里俗称为“养家长子”。有了好的产业发展,城市才能健康发展;产业发展得好,老百姓、民风等各个方面都会好。城市要健康发展,产业的合理配置就至关重要。技术创新中心经过两年研发形成了独创的技术,该技术融合了产业发展规律、产业集聚空间规律、地方基础条件与产业发展的适宜性关系、潜力产业识别与预测等关键技术,可基于地方实际条件给出定制化的产业发展名录,并提供推荐产业的预期发展指标。
在确定产业发展名录、主导产业方向及其产业集群之后,筛选出某一产业都有哪些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经营活动和投资性格,通过大数据的企业画像和深入分析,可以推荐出针对具体地区有投资意向的大小企业名录,做到精准招商。
此外,基于技术创新中心的独创技术,可以发掘不同地区(城市群,省,市)之间产业发展的差异化特征,取长补短,制定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策略,避免区域间产业的恶性竞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形成区域良性互动,提升经济增长活力。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