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人才和技术赋能成都电子信息产业

2019年09月09日 10:25:57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自动播放

编者按:当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新地标遇上世界科技金融中心,在电子信息科技产业领域发展恰逢大好机遇的当下,成都与新加坡将写出一段怎样的“双城记”?9月5日,由凤凰网与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凤凰网国际智库承办的“当成都遇见新加坡,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在新加坡四季酒店成功举办。

论坛以“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双城政府携手“成新”(诚心)合作,通过两国间政府官员、高校教授、科研人员、高科技企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及行业领袖之间的高峰对话,共同探讨如何为电子科创赋能,招募未来行业领袖人才,挖掘跨境间电子信息产业和金融领域的发展合作机遇,打造合作共赢的优质营商环境。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主任张波在论坛上致辞。

张波分享了他对成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心得体会。他表示,成都是块福地,基础扎实,人才荟萃,希望有更多的人到成都来。

高校赋能电子信息产业,成都人才的基本供给优势明显

首先,低房价留住高科技人才。有言道:“成都是一所来了都不想走的城市”。除了美景、美食、美女,成都留住高科技人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房价。相对于中国大陆主要的城市来讲,成都的房价非常便宜,这也是成都科技人员能够安家落业的原因。没有购房压力,就没浮躁情绪,因此成都大批企业流失率非常低的重要

其次,因为成都具备理论和人才的基础。成都是新中国建立的电子基地,当年为了支撑成都的电磁场建设,周总理亲自批准,从当时国内最好的电迅系,当年的东南大学、交通大学和华南理工学院的电迅系连老师带学生带仪器设备一起搬到成都,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

另外,在芯片这一重要领域,成都也具备相对的优势,如今在芯片行业都认识到一个大问题——缺人才,据统计,成都每年可以提供3000多名相关人才。因此,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成都有很好的理论和人才基础。

最后,高校能持续供给高科技人才。成都有两所985、211院校,还有大批的电子信息相关高校,其中,电子信息技术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专业,在全中国的排名第一位,也是最早一批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集成电路示范电子学院,其在读学生将近4万,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占比一半,这些学生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以后,留在成都的超过40%,其中只有不到20%的川籍学生,这说说明成都确实非常适合科技人员工作学习的一个地方。其招生结果和毕业结果表明,成都高校对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成都培养的学生,得到国内和国际一流企业的认可。国内,华为一半的都是电子科大的学生。国际上,以MPS为例子,MPS是美国纳斯达克的一家上市公司,被美国评为纳斯达克里面一个表现非常优秀的一家公司,2004年上市的时候大概只有9亿美元,现在价值超过150亿美元,当时到成都来的时候,预计投资1500万美元,在高新区建一个封装测试工厂,但是他们发现成都学生优秀,只做封装测试可惜了。因此增资580万美元在成都建立测试中心,MPS创始人甚至表示,成都的学生一点不比国外培养的学生差。

当然成都也缺人,也需要向全球,不光是在全国,招聘更多的优秀人才。

产业基础扎实,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无限

新加坡和成都具备很多相似点。

首先,新加坡有很好的国际事业和地区优势,新加坡国立大学、南理工还有新加坡的国研所等打造了很好的基础,非常适合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成都也具备此类的优势,因特尔就是一个典范。因特尔在成都建立封装厂,累计投入达到22亿美元,在成都市发展得很好,此外,TI和MPS也在成都有基地。成都曾经立足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的第三级,如今规模产值已达890亿,成都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很好的基础。

其次,新加坡的射频微波领域是非常强的,成都也强,电子科大在5G通信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此外,和新加坡一样,成都在整个芯片行业领域,特别是在特色工艺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基础,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来讲,从设计、制造、封测也有完整的基础。成都的工业芯片在芯片行业享有国际盛誉,产业化基地得到了国家和国际的认可,其团队人数和规模超过了很多欧美的国家,支撑起了中国整个工业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地发展。

最后,成都的信息安全领域也直追新加坡,有非常好的基础。现在网络通信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都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这个领域也是成都发展特色芯片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成都整体而言有很好的基础,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政府的激励。第一个双创基地也落户在成都高新区。国内第一个专注在工具芯片的孵化器,今年年初在成都落地,半年多孵化了6家企业。据统计,在成都的设计企业已经超过了100家,对成都来讲是非常好的发展路径。

成都是这块福地,希望有更多的人到成都来。

编辑:刘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