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国际智库思想市场领导者
 

【国别研究】缅甸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华商在缅甸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在中缅双边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能善用华侨华人资源,是大有裨益的。

原标题:缅甸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建设

作者:陈琮渊(凤凰国际智库研究院,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助理教授)

敖梦玲(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硕士)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终年炎热。当地人的服饰也因地制宜,下身穿着通风散热的“笼基”(又称纱笼)。 笼基是缅甸的民族服饰,穿着便利,将裁制后筒形的笼基套进腰间系紧即可。在缅甸,关于“笼基”服饰的来源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平定南中四郡后,为了西南边疆之安全,曾亲自带兵到西南边陲考察。考察之际,诸葛亮偶然来到一个地方,见其族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有的人还用叶子或草编制起来围在腰间。于是乎,诸葛亮灵机一动,便将宽大的袖袍割下,分别让一男一女围在下身,并大声称赞说“不错,不错!”当地人以为“不错”就是这种围在下身的服饰的名称,同时,由于其制作简单、穿着方便,这种被称为“不错”的服饰便流传开来。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便是今日所见的缅甸传统服饰——“笼基”。

“笼基”在缅语中又称为“伯梭”,和“不错”在发音上确为相近。诸葛亮故事流传缅甸应与中缅边界民族的跨境流动有关,当是移民将故事从西南传往缅北,再随着华人在缅甸活动范围的扩大而传播开来,而中缅往来更可追溯到汉代。

缅甸华侨华人历史概况

蜀身毒道,被称为中国西南“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四川、云南、缅甸和印度之间的重要交通路线。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发现从身毒国(今印度)购买的四川蜀布和卭杖。据说,当时四川的商品是通过云南进入缅甸,再由缅甸转入印度及中亚地区。可见,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缅之间早已有商贸往来。

唐宋年间,史籍上已有关于华侨从海陆两路进入缅甸之记载。时缅甸正处于蒲甘王朝(1044—1297年)时期,据时人记载,在蒲甘国有“孔明城”,城中有“诸葛武侯庙”和“武侯南征碑”,被认为是华侨留居当地的历史记录。尔后,蒲甘王朝走向衰败,缅甸一度纳入元朝版图内,时入缅华侨不再局限于华商,还包括了开采玉石的矿工以及因行政事务而留居者。明代旅居缅甸的华侨人数已达数万,籍贯也不再局限于四川和云南两地,还有不少祖籍广东、福建和广西等地。此外,缅北也有华侨聚居区,以江头城(故址于今缅甸八莫)的大明街最富盛名。

清代初年,因永历帝入缅,随从官兵眷属滞留当地,后来形成了缅甸华侨群体中的“桂家”和“敏家”。时正处于西方殖民势力介入缅甸,缅甸在1885年论为英国殖民地。殖民政府对缅甸的开发使华侨入缅络绎不绝,带动华社多元发展、华商业网络贯通全缅。

19世纪末20世纪初,缅甸华侨社会与侨乡联系紧密。在辛亥革命以及中国抗日战争中,缅甸华侨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在缅甸沦陷期间,华侨与缅甸人民并肩抗敌,不少旅缅华侨参与昂山将军领导的抗日斗争,为华缅友谊添上浓重的一笔。

战后初期,中缅关系发展良好。1950年6月8日,缅甸成为第五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领导层往来密切,促使旅缅华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提高,是战后缅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虽然在1963后大约十年间,华侨经济由于缅甸国内局势和政策转变曾经一落千丈,但随着80年代后政策调整,缅华经济恢复,焕发生机。

缅甸华侨华人发展现状

1988年缅甸对中开放边界后,双方经贸往来快速发展,中国对缅投资、移居人数不断增长。1990年代以来,旅缅新移民达100万之谱。新移民壮大了缅华社会的力量,华侨华人占缅甸人口比例从战后2.3%(1947年)上升到4.36%(2011年),总人口超过250万。

伴随着华侨华人数量的迅速增长,缅华经济迎来了新的生机,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华人的资本涌入缅甸市场,扩大了缅甸华侨华人经济领域。在商业方面,从经营杂货的零售店到销售珠宝首饰的精品店都持续增加,同时,到缅投资的华侨华人的增加也直接带动中式餐馆发展。在工业方面,发展主要集中在成衣制作、食品加工和机械修配等方面。此外,旅游观光业也是近年来投资的热点,华商几乎成为缅北旅游业的主力。从总体上看,缅甸华商以经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大型企业集团也逐渐兴起;华商资本在缅甸经济中的角色也愈加重要,与缅人、印度人一同呈三足鼎立状;据统计,在缅甸全国私营企业中,华商企业已占据总数的2/3以上。

与经济地位相比,缅甸华侨华人的政治参与则稍显逊色。早年缅甸华侨华人极少插足政治领域。直到英国殖民缅甸,实行种族代议制,仰光议会中才有了华裔孔脸。二战期间华缅两族共同抗日的情谊,使战后华人地位及参政热情高涨,但奈温政府上台后实行的经济国有化政策,极大地伤害了华侨华人的利益及感情。近年来中缅关系升温、华人地位改善,但由缅国政坛既乏活跃的华人领袖,也无华基政党来看,缅华参政之路仍然漫长。

对缅甸华侨华人而言,在风俗文化上逐渐融入当地,淡化区别也是其生存之道。以华人人口众多的仰光为例,穿梭城中的华人有不少身着“笼基”,贩卖缅式餐饮的小店亦不乏大快朵颐的华人。缅甸饮食酸、辣、香,与中国西南口味相近,深受华人喜爱。此外,缅甸佛教盛行也感召了许多华人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在语言方面,华文教育停办三十多年,严重打击华社传承,所幸缅甸华文教育恢复后,缅华新生代学习华语的热情较高,从中文歌曲的广为流行可见一斑。

缅华商界之翘楚

华人在缅甸经营商业的历史悠久,从事商业的占华人人口比例的大多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也不乏大型企业和杰出的华商代表, 早期就以“万金油大王”胡文虎(1882~1954年)最为称著。胡文虎的父亲为缅甸华侨,在仰光经营一家国药铺。从继承父亲药铺起家的胡文虎制造了以万金油为代表的虎标良药,畅销东南亚。同时,他还积极投资报业,先后创办了《缅甸晨报》(缅甸)、《星洲日报》(新加坡)、《星光日报》(厦门)和《星华日报》(汕头)等二十多份报纸。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胡文虎在1930年代成为了享誉东南亚的“双料大王”(“万金油大王”和“报纸大王”)。此外,他还热心慈善,在1930年代先后在中国国内捐建了上百所平民医院,并对国内以及东南亚教育进行资助。他的故事在缅甸家喻户晓,是缅华商界一代翘楚。

近年来,缅甸华商在经济上的成绩日益受到关注,而实力斐然者如缅华商业巨子潘继泽(Serge Pun)也逐渐进入外界的视野。在2015年胡润全球华人富豪榜中,他以20亿元资产位列14。潘继泽1953年生于缅甸,父亲为缅甸华侨。他早年生活漂泊不定,六十年代缅甸国内政变,他随父母移居北京;随着文革的爆发又被送到云南接受“再教育”;尔后于1973年离开中国前往香港,并发迹于此。潘继泽从销售员做起,随后进入房地产行业,在成功积累第一桶金后成立了恒泽集团(1983年)。其业务最初以房地产为主,由香港逐步向周边发展业务。在缅甸实行改革开放后,这位缅华游子重返缅甸,在仰光进行投资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如今,他经营的恒泽集团(Serge Pun & Associates)下属有32家公司,业务涵盖了房地产、银行业、综合农业、医疗服务和汽车分销等等,旗下的祐玛战略控股有限公司(Yoma Strategic Holdings)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是缅甸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在国际上市的公司。恒泽集团与中国方面有着一定的合作,以汽车分销为例,他不仅进口和销售中国东风汽车公司所生产的轻型卡车,也将中国卡车组装线引入缅甸。潘继泽的企业如今发展稳健,而他也以诚实和清廉的行事作风成为缅华商界受人尊敬的领导人之一。

缅甸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建设

华商在缅甸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在中缅双边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认为,中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在合作的推进中,如能善用华侨华人资源,是大有裨益的:

就缅国政府而言,应鼓励当地华商参与中缅投资合作项目,制定鼓励性政策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缅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水力、森林和矿产,这些资源并未充分开发,中缅两国在能源开发和基础建设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比如缅甸有将近2/3的家庭得不到充足的电力供应,但其蕴藏发电量超过现有的30倍。由于华侨华人熟悉缅甸政策、语言和风俗,可成为大中华地区企业投资缅甸的向导。不少中国企业已与华商合资或以其名义在缅注册公司。如能善用华侨华人资源,不仅能推动中缅基础建设合作,还能吸引其他外资。有利于增加缅甸就业机会和刺激当地市场经济。

就缅华社群而言,“一带一路”下的中缅合作带来发展机遇,应发挥既有优势,同时开拓新领域。事实上,缅甸对外开放后,不少缅甸华商成为中国企业在缅商贸、制造、加工及服务业的重要合作伙伴。此外,在中缅旅游合作中,华商也大有作为,在缅北尤其具有优势。但是对于缅甸中南部的经营还待加强,以其历史悠久、文化遗址众多的仰光为例,其特色鲜明的唐人街及大金塔对中国游客极具吸引力。妥善利用自身优势,对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以及相关的服务业产业链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就中国方面而言,华侨华人当是搭建中缅“一带一路”民心基础的重要桥梁。“一带一路”在缅甸官方反响极佳,但在该国民众的认可度则未若预期。近年来,缅甸非政府组织及私人媒体迅猛发展,为反华势力串连坐大提供良好条件,若干组织通过传媒宣传,影响缅甸民众对中国的态度,不利于中缅传统的“胞波”(缅语兄弟之意)情谊。有鉴于中缅民间往来将影响“一带一路”的落实,中国方面应征询缅华对于两国经贸合作、文化往来的献言献策,并以之为渠道扩大交流活动,深化缅甸人民对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了解与信任。

凤凰国际智库,思想市场领导者 扫描二维码 一秒关注 

[责任编辑: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