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探索培养保险行业人才的新机制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编者按:2017年1月16日,凤凰国际智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中国保险学会主办以“挑战与未来:中国险企如何向世界出发?”为主题的中国保险行业国际化发展论坛。论坛邀请中国具有领先行业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保险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中国保险企业如何增强国际化水平,为中国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加多元的国际保险产品。

在本次论坛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孙健教授以《保险国家化人才的培养与保险业的发展》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在演讲中,孙健教授表示,中国保险行业目前面临较大的人才缺口,培养适应中国环境的保险人才十分重要。之后,孙教授详细介绍了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模式与机制,分享了保险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宝贵经验。

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与凤凰国际智库读者分享:

我简要给各位领导、朋友们、老师们,以及各个行业的领导们介绍一下我们保险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模式与机制。

刚才周主席讲到,要达到保监会提出的“十三五”的保险深度5%和密度3500元/每人的目标,每年需要增长的量值并不算大,但是人才方面重大的缺口成为了一个阻碍。美国现在3亿多人口,有2.1万个精算师;而中国的精算队伍仅有一千人左右。鉴于这个原因,现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却设计不出能够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保险产品,导致大家都跑到香港去买保险产品。这正体现了中国人才缺乏的问题。

我把我们学院培养人才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础,四大措施”。

“一个中心”,指保险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国际化,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个环节都以国际化保险人才的培养为办学中心。我们致力于培养通晓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资产配置、精算和社保资金管理的人才。

“两个基础”是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基础和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为了做好国际化课程建设,我们跟世界上最有名的、保险做的比较好的大学及保险公司的同业人员详细制定了我们国际化课程的体系。然后,我们面向全球招聘国际化的老师。我们在三年前已经不在国内招聘老师了,最近陆陆续续入职的老师都是从国外毕业的,数量大概占到我们学院老师总数的1/3。

另外,我们通过“四个措施”来保证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达到跨国公司的要求。

第一,培养理念的国际化。要培养理念的国际化,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扩散的思维,而不是小的思维。这是最基本的一点,首先在思想里要确立这样的理念。

第二,培养方式的国际化。我们借鉴了发达国家保险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跟世界重要的学校有本科的“2+2”,硕士、本科的“3+2”,本科硕士的“4+1”等等合作,把我们的学生送出去培养,当然也有很多国家的学生送到我们这里来培养。正是这种国际化的培养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国际化的企业到底怎样运作的。

第三,科技研究的科技化。在学术上、保险理念上,我们与世界同轨。去年我们招聘了一个曾任职于世界银行的学生,他到我这来求职,我说你为什么来,他说我看到了你们学院培养学生的模式与美国是同步的。

最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我们每年都要召开各式各样的会议,今年要感谢凤凰国际智库和中国保险学会同我们一起举办国际保险“走出去”的论坛。我们每年还有国际精算论坛,每年能引进七到八位外国知名教授到我们这来授课,我们的国际化交流是从老师到学生的。

通过我们的努力培养,我们做到了“中国第一”。在中国评价网2017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学科的排行榜中,我们在全中国排第一位,100分。学校从“十二五”规划就开始,建设一流学院,一流学科,当然同时要培养一流学生。

另外,我们学生的就业质量非常好。2016届毕业生出国和读研究生的比例达到了75.3%,这在我们历届学生里是最高的,也在中国高校里名列前茅。我们学生读的国外大学,有美国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这些都是美国的名校;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些都是在英国排名前几位的著名大学。同时,2016年有34.3%的学生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我们对外经贸大学等中国一流高校,这样的同学占95%以上。

我们2016从事国际化的学生比2015年多了5%,我们硕士和博士的毕业率是100%。从硕士到博士,到本科,90%以上都去了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只有1%的学生做了公务员,这个就业标准符合美国的就业标准——大部分人都去经商了。

以上是我们学院培养学生的模式与机制,能够适应社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能够适应保险业的发展推向国际化的要求。我想,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我们的学院也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越办越好,学生会越来越优秀,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杨尧 PN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