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谦:加快洋河国际化步伐,展示中国酒品牌文化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编者按:

5月16日,在凤凰“一带一路”企业高峰论坛上,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学谦就“民族品牌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实现经济与文化效益的双赢”这一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张学谦结合洋河的海外发展经历,从白酒产业切入,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四点建议。他认为,企业走出去要讲好中国故事、做大朋友圈、抓住品牌优势、注重民间交流。

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学谦在凤凰“一带一路”企业高峰论坛进行主旨发言

以下为张学谦发言全文:

“一带一路”是国家级顶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力量。企业如今迎来了“一带一路”契机,如何借助政策的东风,将更多的中国品牌带到世界各地,是中国企业目前最关注的话题。

白酒是传统民族产业,走出去困难重重,作为后来者,中国酒的品牌输出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在此背景下,中国酒类企业的国际化是不是没有出路?我看不尽然。我将从四各方面,结合洋河在海外的发展经历讲述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未来的一点思考。

首先,要讲好白酒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中国是世界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洋河在世界各地不断讲述中国的白酒文化,以崭新的形象讲中国白酒的故事,特别是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的大活动,以及丰富多样的海外市场推广形式,打造中国白酒品牌形象,迅速提升海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中,洋河“梦之蓝”品牌都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峰会的指定品牌,赢得了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洋河的品牌价值也在迅速攀升,有英国的品牌机构发布的2016年全球烈酒品牌中,有五个中国的品牌上榜,洋河挺进前三。现在“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的白酒国际化看到了新的可能,刚刚结束的各国元首齐聚峰会,为中国企业走提出传达了积极的信号,不止是外交层面的,也是经济层面的。“一带一路”可以输出一种方式,塑造良好形象,对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是难得的机遇。

二是要做大朋友圈,把握机遇。洋河在海外的成功运作很重要一点是抓住了中国崛起的机遇,改变了单纯依靠出口的营销思路,加大渠道整合力度,通过文化落地,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等形式,扩大了朋友圈,带动了朋友圈,共同推动中国品牌情形。

一方面,走向世界的中资企业和机构,全球的华人力量是我们朋友圈中的中坚力量,在美国有一家卖瓷器的中国商人跟我们合作,他常常邀请顾客在店里坐下,像朋友一样聊些生活的琐事,他同时也用店里的瓷器给顾客斟一杯白酒,这就是朋友圈中的中国力量。另一方面,洋河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和行业展会。2017年初,我们参与的活动达到了十余场,不仅得到了当地使馆的支持,也得到了华人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关注。

三是打造品牌优势,突破区域市场的壁垒。中国白酒想得到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必须让中国的白酒文化与当地文化有机融合,使中国酒成为当地酒,让中国文化成为当代的文化。“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白酒文化认同度高,所以我们以东南亚为翘板,翘动了东南亚的市场。前一段时间在伦敦专营店,一位美丽的英国女士专程来买梦之蓝,因为她的爸爸层在中国工作,很喜欢喝梦之蓝。目前,在五大州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近二百多家机场、口岸、船上等系统都能看到梦之蓝的身影。

第四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与品牌走出去是相互的,民心相通能让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在国外获得更多共鸣,国际品牌的国际化同时也在推进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是文化先行,只有消除文化理解上的隔阂,才能辐射更多国家,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比如,我昨天在会场遇到一位泰国商人,他知道梦之蓝是我们公司的产品之后非常开心,他与中国人做了五年生意,受中国朋友的影响,常常会将梦之蓝摆在餐桌,觉得这个品牌再合适不过,能够表达包容、创新合作、梦想的理念,更好帮助他与中国朋友交流,紧密合作。

“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品牌,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契机,也是向世界履行社会责任的契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要让外国人通过绵柔的白酒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民心相通,这才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我们希望能够飞跃太平洋,大西洋,让沿途成为一条流淌着美酒和鲜花的友谊之路,不断传递出中国的人文情怀,将沿途的国家和人民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在“一带一路”的大道上与各国共享共荣,在文化上彰显中国的软实力,也是最佳归宿。在“一带一路”这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期待与更多的中国企业携手并进,让更多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打造出一张张中国名片。

[责任编辑:李伟男 PN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