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科:在动乱中求发展,中东国通过“一带一路”学习中国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编者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外宣、媒体传播对于"带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传播中的成果如何?中国在宣传上面临哪些挑战?未来中国的海外形象将会如何塑造?

6月12日,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清研智库与凤凰网国际智库联合举办"一带一路"全球传播论坛。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认为,“‘一带一路’契合了中东国家面临的转型发展的需要。中东地区在经历动乱以后需要稳定和发展,也是要向东看。学习中国在维护自身传统、稳定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

每个地区对“一带一路”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五年前提出以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影响。当时,我在与伊朗领袖的顾问谈起这个问题时,伊朗方面提到,“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我们的先人共同开拓的,中国从东部往西开拓,我们波斯人,地中海沿线的西亚各国民众,从西往东开,共同开拓了这条丝绸之路,两千年来一直连在一起,不仅是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络纽带,同时也是文化、科技、艺术、天文多方面的联系渠道,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海湾国家也表示:“丝绸之路什么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就能波动我们的心弦,连通我们的感情。”历史把我们连在一起,是因为现实更有需要。从中国方面来说,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创造能力和对外交流方面都渐入新时代。因此,中东地区非常看好同中国的合作。

中国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始,就很重视与西亚、中东地区的关系。2014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接见阿拉伯代表团的时候就特别强调:“阿拉伯国家处于“一带一路”亚洲西端的结合部,从现实和历史上来看,这个地区和国家都是“一带一路”天然的合作伙伴。” 2016年6月,在中亚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对丝绸之路的精神总结为12个字:和平、合作、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同时提出共商、共建、共享作为推动阿拉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理念,在当时在国际上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国提出了具体合作的设想,如1+2+3战略,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贸易和基础建设为两翼展开。

2016年1月份习近平主席到西亚、中东地区访问。中东当时正处于动乱频繁的时期,但习近平主席坚持要在第一任国家主席任期内要完成对这些国家的访问,体现了习主席对中东地区和国家对华关系的高度重视。在大国之间只有中国,不论这个地区存在什么样的矛盾和纷争,始终保持友好合作的态度。习主席的此次演讲,面向阿拉伯世界,产出了我们的政策,同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把中国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地区进行了落实。

政府、企业家、媒体人以及各个方面的推动使中东地区对“一带一路”的了解不断丰富。回顾中国与中东地区将近五年时间的合作,从一开始的布局、构思,到逐步的耕耘,到现在的深化,确实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这个地区的不同国家,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间找到了合作的机会,这一点也是非常鲜明的。

沙特属于能源富集国,虽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现在也面临经济转型转型问题。单一靠石油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因此沙特提出了2030年的规划。愿景提出了,如何实现也是面临很大的考验。所以,沙特从“一带一路”倡议中,找到一种发展的新机会,主动提出要同中国建立高级别的合作委员会,明确要把2030年的愿景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联系在一起。

科威特尽管拥有石油、天然气,但是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长远上看怎么样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他们思考的问题。因此“一带一路”的提出,让他们也找到可持续发展,多元发展的机会,提出了丝绸城和这些地区对接,还有同“一带一路”的连接。科威特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发改委签订合作协议的国家。这两年内,不断从请中国专家到当地考察,帮助它进行设计,它也表现了很强烈的合作的热情。

我去过埃及苏伊士运河南口的开发区。“一带一路”提出以后,开发区被赋予一个新的功能,即“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的示范区,两平方公里已经建满了,既有工厂,他们在那生产的产品90%以上出口,10%供应当地市场,带来了很大的收益。2011年以来恐怖主义盛行,这个地区正走向碎片化。地区的碎片化和“一带一路”连通的矛盾有待化解。中国愿意通过“一带一路”将这一地区作为连接非洲、地中海、中东的枢纽。

区域内部的竞争,也是“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倡导谈判对话解决问题的理念得到了这些地区人的理解。“一带一路”提出以后,当地民众的积极性很高。让“一带一路”更有民众的基础,这点很重要,不仅要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而且需要民心相通,让民众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知道“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深化是中国新时期对外整体发展的需求,也是契合了中东国家面临的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中东地区在经历动乱以后需要稳定和发展,也是要向东看。学习中国在维护自身传统、稳定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杨尧 PN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