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我们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改善居住环境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编者按:2016年12月15日,凤凰网携手赢创工业集团在北京繁星戏剧村举办“与地球相处,我们有更好的办法”环保白皮书发布会。凤凰国际智库研究部主任李江就此次环保白皮书发布表达初衷:“我们通过与赢创工业集团的合作,希望让更多的人不仅仅意识到我们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意识到其实我们恰恰能够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以下为发布会演讲实录,与凤凰国际智库读者分享。】

与环保结缘

李江:大家好,接下来由我来发布这个白皮书,说实话在一个多月前,我的上司找到我说李江要不你来发布这个白皮书吧?我当时是拒绝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环保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社会上包括现场有非常多研究这个领域的专家,比起他们我还是太年轻了。我的上司对我说,没事你长得老。当然了,这是玩笑之言。她觉得环保这个话题需要融入更多更年轻的视角、年轻的声音,或者说将这种年轻的、更富有创新的理念带入到环保问题当中。同时更重要的是,未来环保问题的践行者们更多的是年轻人,就是这样被她“忽悠”的我就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说实话我对环保的关注来自两次亲身经历,使我对这个领域开始有所关注。一个是我在大二的时候,我曾经组织了一个研究兴趣小组,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几个学生去了很多山区,去看一些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中有一个让我感觉到印象非常深刻,是什么呢?就是我去到一个偏远地区的学校,那个学校有一个非常大的操场,操场边上有一个水龙头,这个水龙头围着非常多大汗淋漓的孩子,他们就直接用这个水来饮用了。

这件事情当时给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从小是在一线城市长大的,我们的饮用水基本上都是经过严格的过滤消毒的。包括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也都反复跟我们强调,一定要喝煮过的水,但是那些孩子却直接饮用水龙头的水。学校的旁边有一个小卖部,我们在小卖部那里驻足良久,希望能够采购一些食品还有饮料。但是结果发现,许多食品的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没有商标,甚至连包装都存在着漏气的现象。当时真的让我非常难受,因为我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我当时还是个孩子,我无法想象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群究竟是怎么样生存和生活的?同时我也非常难受的是,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孩子们连基本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食品安全都没有办法得到充足保证。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曾经跟着一位著名的作家冯骥才先生去英国考察,冯老师跟我讲了非常多关于环保、古村落保护这方面的东西。其中有一次研讨会,他对我说,有些西方的学者对他说,西方曾经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他不希望中国重蹈覆辙,因为这段经历,这段时期所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但是我们非常不幸地看到,我们国家现在也越来越出现这样的一些苗头了。我去年一直都在深圳工作,来到北京之后面对的是蓝天越来越少的这么一个状况,我的皮肤质量也是急剧下降,可以说我的皮肤可以作为环保问题重要的负面案例了。大概从去年开始,柴静的《穹顶之下》视频播出之后,大家对PM2.5关注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对环保问题的践行确实是非常不够的。

白皮书启程

我们的环保白皮书总共由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是我们在前期做了一个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我们预期大约有三千份有效答卷,实际超过21万份,远远超过我们预期,同时证明了许多网民和社会观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关心。除此之外我们撰写了六篇角度不同,但是都与我们的环保议题切身相关的一系列的文章。另外,我们邀请了凤凰网的主笔唐驳虎先生针对他所理解的环保和工业发展的关系撰写了文章。除此之外我们为了更好地传播环保问题,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制作了系列漫画,也制作了相应的视频。我们这个环保白皮书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个方面是食品安全,第二个方面是人居环境,第三是资源利用,第四是交通出行,这四个方面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大家知道,食品安全,整个食品的加工我们会经历大约四个重要环节,第一是原材料的选择,第二是食品加工生产,第三是运输流通,第四是监督和监管。根据我们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网民对监督环节是最关注的,这也回到了刚刚一开始提到那个故事,为什么有那么多假冒伪劣的产品,流通到我们的农村当中?就是因为我们在监管上力度非常不够。除此之外,也有许多的网民对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什么呢?我们有70%的网民或者是受访者认为,他们在选择食物的时候首先将绿色环保作为他们选择食品的一个最主要的考虑因素,这是我们非常欣喜看到的。

另外,有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也是引发了我们团队的注意,就是粮食安全的问题。大家知道中国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个争论,即18亿亩土地红线到底应不应该坚守的问题?这18亿亩土地红线我们必须要坚持,用18亿亩可耕地的土地来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左翼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国家都有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到国家安全,我们粮食必须由国家自己来生产,以免在军事上或在政治上暴露了我们脆弱性的一面。右翼的经济学家,或者自由经济学家认为这个必须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我们必须通过市场来解决这个供求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进口那些便宜的粮食,这样的话居民就能享受到更加便宜的粮食。如果我们跳出纯粹的学术争论本身去看我们粮食的需求,我们又会得出怎样的一个结论呢?

我们发现中国在消耗粮食方面,动物饲料消耗的粮食是我们口粮的2.5倍,其次才是工业用粮。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有效降低动物的饲料用粮,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们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压力呢?对此我也请教了非常多的专家。相关的工业专家建议我们,动物所需要的粮食当中最主要的是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就是氨基酸。通过人造蛋氨酸能够有效解决动物对于粮食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减少动物的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大家知道两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当时有许多环保人士和科学家认为,造成全球变暖的最重要一个原因就在于动物放屁。这是真的,动物放屁所排出的甲烷对于温室效应的效果或者说影响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

第二个话题就是人居环境。人居环境中大家最关注的三个领域就是空气质量、生活用水还有建筑材料的问题。又回到刚刚所提到的,大家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也随着我们意识的觉醒而逐渐提高了。第二个大家对于空气污染的来源越来越关注,根据我们调查结果发现,大家认为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来自于汽车尾气排放,这个与专家研究结果是吻合的。第三是大家对建筑材料安全方面的关注也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遇到非常多的这种环境问题,我们究竟如何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呢?说实话,虽然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环保实践方面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但是在行动方面我们确实还做得远远不够。我们中国人天生对我们的私欲会有很强烈的保护欲望,但是对于公共领域的践行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父母会教我们孩子说,我们要吃卫生的食品,我们不要把家里弄得那么脏,但是不会有那么多的家长会教育我们的孩子说,你不要在公共区域扔垃圾,要排队,等等这一系列的话。

说实话我也是这样做的,什么意思呢?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做饭,我就经常在厨房里炒菜,当然了因为我们中国人炒菜都是比较香的,虽然我做饭比较难吃,还是比较香的。当时有个英国学生跑来厨房,因为他闻到香味了,就站在我旁边。就看到地上掉了一块我炒菜时候不小心掉了的食物,他直接就捡起来吃了,当时我非常的震惊。后来我发现许许多多的西方人,其实他也是这样做的。后来这位英国同学跟我说,他觉得这个东西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为他所染上的细菌完全不会对人体造成显著的伤害,从此之后,对于掉在地上的食物,如果在没人的情况下我也会捡起来吃,这可能是我染上个一个习惯吧。说实话我们在这一点上能够做到的话,那么我们在其他各个领域,比如对于乱扔垃圾,对于随地吐痰这个领域的关注我们是否也应该提到足够的高度呢?

我们现在科技当中有非常多的手段,能够解决我们在人居环境当中遇到的问题,我自己也准备了很多。比如每次装修完之后,我会用这个仪器去检测我的家,到底空气质量如何?甲醛是否超标?但是这只是我作为一个个体的措施。有多少工业,企业也采取了这样必要的手段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比如说汽车的尾气,工业的废气,室内空气污染。我们是否采取了足够的措施去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呢?这也是我们比较关心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资源利用的一个话题,根据我们调查结果发现,大家对于电子文档代替纸质文档关注度是非常高的,有60%的人是愿意使用电子文档的,也有2/3的人是愿意重复利用纸张,有八成的人是认为垃圾回收效率低下最值得重视,有20%的人也表示愿意在家里设置能源设备来检测家庭的能源使用状态,我们做的又是否足够多呢?这只是我们基于问卷调查得出来的结论,我们对此又践行了多少呢?

说实话我们现在在资源利用方面有很多很好的创意,前段时间比较火的就是自然空调。在孟加拉国因为天气非常炎热,在最高温度时候有大约50度,夏天时候基本保持在45度,但是孟加拉国又是一个生活标准比较低下的国家,许多人买不起空调和电风扇的,有一个发明家发明一个自然空调,怎么做的呢?做了一块板,板上打的都是洞。我们大瓶可口可乐的塑料瓶,把它的底部剪掉,然后把盖子去掉,然后插在这块板上,就形成了一个空气的对流。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原理呢?其实大家平时也会碰到,只是大家没有注意。冬天时候我们会张开嘴对手进行哈气。哈气的时候风吹出来是暖的,但是如果我们夏天对手进行吹气的时候,吹出来的是冷的,这就是因为我们对空气的压力,使得空气的温度能够得到有效的减少。最终结果显示这样的一个自然空调,它能够有效降低大约5度的温度。就是这么一种很简单的发明,就能够减轻许许多多的人,在面临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些压力。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一些科技手段,可以提高我们资源利用的这么一个效率,比如说沼气提纯,比如说我们的风力发电等等各方面。

第四方面是关于交通出行的。根据我们的观察,到了2020年的时候,中国的私家车大约会上升到1.76亿台,出租车会上升到538万辆,公交车大约会减少58万辆。中国的机动车在5到10年内保持着10%到15%的增长速度。面对着巨大的机动车所排放的空气的压力、环境的压力,以及所造成拥堵方面的压力,我们国家采取了非常多的手段试图去遏制这种不断上升的趋势。譬如在限尾限号,譬如我们国家用收费的手段,倡导大家在家办公,倡导新能源汽车方面做出非常多的努力,我个人也是在家办公的积极拥护者。实际上效果怎么样呢?有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总体来说并不是特别的明显。

在国外有非常多有趣的案例,也在试图推进这一方面。在2014年的时候,印度发明了一台空气动力汽车Lilypad。它可以通过压缩空气来为汽车提供动力来源,这样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汽车对于能源的依赖。我们关注到最近比较火的是,周边有非常多的黄色的自行车,这也是基于共享经济的原理,减少我们大家对于机动车的依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科技手段,譬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来减少汽车的重量,我们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当中电池的寿命,来减少我们对于空气,对于我们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这是我们对环境所做出的一些努力。

我最后希望以一个动画片作为结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宫崎峻这部动画片《平成狸猫传》。这部动画片不是宫崎峻导演,但是是他编剧的,这部动画片如果大家没有看过的话,我就大概简单介绍一下。他讲的是一群会法术的狸猫,生活在日本的森林当中,但是他们面对的是他们的家园不断遭到破坏,他们的森林不断变成了工业用地、变成了居住用地,使得他们所赖以生存的食物、森林都遭到了大力的破坏。因为会法术,所以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试图遏制这样的趋势,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他们希望通过最后的一次努力,集体施法来制造一种幻想,让人类看到他们30年前曾经的家园是怎么样的,曾经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一番田园风光究竟是怎么样的。但是这个动画片最终以稍微悲剧性的情景结束。狸猫最终的命运有两条,一条就是留守在家园,等待他们的是食物逐渐减少,他们的数量急剧减少。另外一条就是狸猫选择乔装成人,融入到人类生活当中,与人类共同的相处。

其实这个也折射出当今人类的无奈,或者说我们悲剧性的一个色彩。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或者说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无法避免被裹胁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当中。我们原本对自然环境的这种热爱,不断被工业发展的物欲所侵占,我们一些非常纯朴的愿望逐渐被物欲所放大、所侵占。我们似乎在工业发展当中,越来越迷失了自我,似乎我们忘记了工业发展最初的一个宗旨,就是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但现在我们似乎将手段变成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通过跟赢创工业集团的合作,希望让更多的人不仅仅意识到我们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能意识到我们其实恰恰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够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

我的报告发布就是这样子,希望以我们的报告最后的,我们的主题作为一个结束语,就是与地球相处,我们其实有更好的办法,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杨尧 PN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