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章节
凤凰国际智库研究报告

章节选择

封 面 开篇总结 研究方法 调查结果 第一篇
更多章节

章节选择

封面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温室:吃货的智慧结晶

饮食男女,人之欲大存焉。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在开始追逐金钱名利地位之前,首先有填饱肚子和繁衍后代两大人生课题。而从次数上来说,满足口腹之欲又比啪啪啪来得频繁。除非你对食物一点兴趣也没有,爱吃的人就算有五十年懂得欣赏。早上两个菜,中午五个,晚上十个。十七道乘三百六十五,再乘五十,是个天文数字。此语出自殿堂级吃货蔡澜先生。

人类吃了几千年,其中一戳人仿佛是被上帝点化了一般,吃出了追求,吃出了逼格。这群被统称为“吃货”的人,为了吃,他们什么都做的出来。比如说现在郊区和乡村路边随处可见的温室大棚,便是吃货的杰作之一。

爱江山,也爱黄瓜

温室的雏形初现于3世纪的罗马帝国。

有一任名叫提比略(Tiberius)的帝国皇帝,他在人前和历任君王无异: 运筹帷幄,指点江山,表情威严。而在人后,他其实是个吃瓜狂魔。

关于这个蛇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笔者百度了一下,长得略猎奇。

这位皇帝一年四季都要吃到新鲜蛇瓜,但蛇瓜原产热带,喜高温多湿。在看老天脸色种地的时代,这位吃货硬是想出了一年四季都能栽培出蛇瓜的方法。他命人在过季后把蛇瓜移栽到木箱中,然后把一个个木箱放到安装了云母薄片的房间。得益于云母的保温性以及透光性,阳光能够射进房间,而其温度又得以停留和保存。

当温室遇到壕

在生产力尚未发达的古代,温室结构并没有应用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而是为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满足吃货本性所用。

上文中的提比略陛下爱吃蛇瓜,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则喜欢吃豌豆。为了保证豌豆的供应,他设计出了向阳的圆拱形房屋,在里面种植的豌豆得到了更充足的阳光从而提前成熟。

大名鼎鼎的路易十四,除了为当时的欧洲男性时尚圈带来一股娘炮之风,还为温室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17世纪时,法国流行吃橘子,路易十四也不例外。为了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橘子,他和当时的皇室成员设置了一种叫l’orangerie的温室,这种橘子温室首次使用了玻璃作为透光材料。比起云母,玻璃制的屋顶和窗户不仅有更好的透光性和耐久性,而且具有了美学观赏价值。位于凡尔赛宫的橘子温室,就是当时遗留下来的玻璃温室,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极地中的一抹绿

对吃货来说,世界是扁平的。即使在最寒冷的南极大陆上,吃货也能用温室创造更多可能性。

众所周知,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40到50摄氏度。再加上常年吹10级以上大风,绝大部分蔬果都难以在此种植。在过去,南极的极地科考人员和极地探险家们的膳食基本由补给船只带来的蔬菜加上罐头食品构成。到了狂风大雪的冬天,补给中断,容易储存的白菜便成了餐桌常客。

我们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温室,此时给驻扎在极地的人们带来了曙光。人们在基地搭建温棚,种植更多品种的蔬果。

不同的是,为了应对极地严苛的自然条件,南极温室的建造需要选用更为特殊的材料。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亚克力,即有机玻璃作为建材。以中国长城站为例,那里的温室选用了特种化工老店赢创的宝克力®多层板作为覆盖材料。这种建材具有超高的透光率和优异的抗老性能,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现在,即使在寒冬腊月,长城站的人们也能吃到翠绿欲滴的蔬菜瓜果。

在为极地的人们解决了伙食问题之后,温室下一步有望跟随人类的脚步走出地球,为远征月球和火星的蓝星人提供新鲜蔬菜。

美国预计于2020年开始一项名为“MPX”的火星植物实验计划,NASA届时将把一个装有地球空气和鼠耳芥种子的密封箱搭载到火星探测器上,这个箱子将作为一个培育生命的小温室,供研究人员观察地球植物在火星上的生长状况。若进展顺利,此计划将为人类移居火星、在火星种植食用植物铺平道路。

在《蔡澜谈吃》开篇,蔡澜先生自问:你一生,吃过最好吃的是什么?

想来想去,给出的答案是:豆芽炒豆腐泡。吃遍山珍海味之后,夹一筷朴实清爽的蔬菜放口中咀嚼,对吃货来说是洗尽铅华的幸福。

而温室,不管是云母,玻璃还是宝克力®,都为蔬菜瓜果挡风遮雨,留住阳光。就算有一天我们人类到了寸草不生的火星,钻进温室,仍然能看到一抹抹绿色的温存。

21

凤凰国际智库出品 监制/邹明 编辑/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