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章节
凤凰国际智库研究报告
封 面 广东篇 上海篇 山东篇
更多章节

章节选择

封面 广东 上海 山东 河南 北京 福建 天津 河北 新疆 辽宁 吉林 内蒙古 云南 黑龙江 广西 贵州 西藏 长江 重庆 四川 陕西 甘肃 宁夏 江苏 青海 湖南 浙江 安徽 山西 湖北 江西 海南

河南对接:从“内陆腹地”变为物流“前沿高地”

——带路调研:各省市如何对接一带一路

导语 “一带一路”正在从中国倡议的愿景转变为共商、共建、共享的积极行动,它必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秩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16年,各省将会根据方案展开“一带一路”系统对接。为给“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科学的指导,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赵可金对中央部委、各省市区、企业、媒体、大学、智库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对接“一带一路”进行了系统研究,实地调研对接方案。凤凰国际智库将定期发布相关调研成果,供有关机构和社会各界参考。

作者:赵可金 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当代院副教授,兼任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国际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理事,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5年入选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

作为中原大省,河南地理区位优越,是中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历来被视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早就有逐鹿中原之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同时,作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重要经济大省,2014年,河南省总人口10662万人,粮食产量1154.46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9.5%,国内生产总值3.49亿元,位居中国第五位。不过,河南省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在改革开放以来,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河南尽管总量很大,但在中国发展中的影响力并不突出,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也不显要。

“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河南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河南不仅是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增长极,而且还是“一带一路”寻求中路突破的必经之地。尤其是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和河南国际保税物流中心的启动,河南地处中原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地位使得河南一下子从改革开放的“内陆腹地”转变为“一带一路”的“前沿高地”,如何释放河南作为内陆开放型新高地的能量,为“一带一路”战略助力,成为河南对接“一带一路”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一带一路”物流通道枢纽:地理区位优势得到强劲释放

回顾历史,河南早在东汉时期就因定都洛阳而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唐以后,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洛阳成为沟通南北的中心,到北宋年间,开封人口达100多万,为当时中国第一大都市,商业贸易额占全国的一半。南宋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向南方偏移,长江三角洲取代河南成为中国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失去以往的繁华鼎盛,除了仍然作为重要的人口集中地和粮食主产区外,作为内陆人口大省的河南一直没有复兴历史上的辉煌。

当然,造成河南发展落后于其他发达省份的原因是复杂的,最关键的还是河南缺乏国际视野,在改革开放上思想不够解放,没有将河南发展放在全球化的平台上。事实上,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陇海铁路、郑太铁路、京九铁路、郑万铁路、郑济铁路、郑合铁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密集成网,且内部自然、人口、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理应成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领头羊。然而,河南由于地处内陆腹地,民众思想保守,小富即满、小得即安和固守现状的心理根深蒂固,在发展思路上过于强调依靠资源开发、资本原始积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发展路径,缺乏大胆创新和积极进取的冒险精神和超前眼光。尽管从2004年起中央就谋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在2006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建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并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但始终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河南发展一直缺乏亮点,没有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

郑州交通枢纽辐射图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可能成为河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河南作为中原通衢的地理区位优势正在得到强劲的释放。尤其是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实验区以及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开始发力,吸引了一大批国际投资合作项目,推动中原地区迅速从“内陆腹地”摇身一变成为“开放高地”,“买全球卖全球”成为河南国际陆港的一句响亮口号。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视察河南考察期间,强调河南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这为河南对接“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

从河南省制定的实施方案来看,对打造“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也是十分明确的,提出了建设“两通道一枢纽”(东联西进的陆路通道、贯通全球的空中通道以及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的目标,希望建成以航空港为龙头的“铁公机海”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格局。总体来看,这一思路还是强调“基础设施推动”的思路,这种思路尽管是对接“一带一路”的物质基础,但并非“一带一路”的全部,甚至不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内容。从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愿景来看,“一带一路”重在以“五通”,推动建立区域合作架构,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找到一条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的道路才是最终目的。

因此,建议河南省从“一带一路”的全局出发,牢牢把握“物流通道枢纽”这一核心,在推动基础设施联通的基础上,将注意力转移到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融合、发展规划对接、发展理念互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互联互通上,真正将物流通道枢纽作为一篇大文章来做,不仅仅是某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而是瞄准在“一带一路”的平台上充分释放河南的地理区位优势、人口和资源优势,将这些资源优势通过创新发展战略转化为河南当地发展优势,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巩固自身的比较优势。

二、“一带一路”的内陆腹地支点:中原城市群经济圈

释放河南区位优势、人口和资源优势,需要打造联通全球、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显然,仅靠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等条件,河南无法将“一带一路”的战略优势转化为当地发展优势,河南固然可以通过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来打造物流通道枢纽,但无法将这一枢纽转化为带动本地发展的引擎。为此,河南需要打破条条框框,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带动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推动中原城市群深度一体化,以抱团取暖的方式,构建中原城市群经济圈,以城镇化战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带动河南辖区各地市、县、乡镇、村实现共同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增长极,这是河南对接“一带一路”的核心任务。

中原城市群示意图

其实,关于中原城市群的构想,早在2003年就由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首次提出来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在2014年出炉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明确将中原城市群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三大跨省级城市群之一。在国务院授权三部委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中原城市群与内陆地区其他四个城市群一起,作为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地区增长极,郑州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节点城市。可见,中原城市群经济圈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河南省应该确立对接“一带一路”、内联中原城市群经济圈的战略思路,通过建设物流通道枢纽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式发展带动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拓展,进而形成带动河南振兴乃至辐射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大地区增长极。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建设物流通道枢纽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在“一带一路”的总体布局中,河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物流通道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最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机遇就是释放物流通道的能量。因此,建议河南确立以仓储、物流、保税、通关、检验、检疫等为中心,搭建服务“一带一路”的物流枢纽,发展以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以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要充分发挥铁公机海四港一体化运行的优势,以自由贸易区的标准建设物流园区和仓储基地,通过提供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服务,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河南交通四通发达的优势,构建“米”字型发展轴,发展临轨经济、路域经济、临港经济等,培育新的发展轴,形成“米”字形重点开发地带,带动其他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与沿海港口、重要口岸、跨国公司和外国产业园区的伙伴合作,谈判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产业集群式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形成连接东中西、沟通境内外、支撑经济走廊的核心发展区域。河南省提出的构建“一区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承载的是产业带和城市群,体现的是资源共享、互相促进,符合发展规律,是正确的选择,要千方百计地将亿万河南人口大军按照市场规律,有组织、有秩序地转移到“一带一路”产业集群式发展体系上来,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产业发展优势。尤其是以物流产业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的吸纳力非常高,河南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二是以产业集群式发展带动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拓展。河南是农业大省,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传统收拾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业、食品加工、现代家居、服装服饰以及汽车及零配件等领域,新兴优势产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建筑装备制造等领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河南应当依托上述产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来推动形成若干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带动其他产业优势重组,形成地区和国际竞争力。建议依托郑州、洛阳等地重点培育一系列智能终端产业园区和基地,吸引全世界智能终端产业公司加盟,形成以郑州航空港区为旗舰千亿级智能终端(手机)产业集群。建议在双汇集团等公司基础上,依托漯河、周口、郑州、驻马店等地建立高端食品制造基地,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集群。建议依托郑州、周口、商丘、南阳等地服装服饰产业基地,形成中高端服装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

在上述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中原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在政治-开封-洛阳一体化基础上,辐射带动周边平等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高效率、高品质的组合型城市地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目前,河南省致力于打造以郑州为中心,“一区、三圈、八轴带”的布局,即建设大郑州都市区“一区”,盘活半小时圈、1小时圈、1个半小时圈“三圈”以及依托“米”字型高铁的八个方向,建设八条经济发展走廊,这与对接“一带一路”的中原城市群经济圈的思路是吻合的。建议将“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原城市群经济圈战略结合起来,坚持开放拉动、城市带动、城乡联动的方针,打通河南通向“一带一路”的经济走廊,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

三是以中原城市群经济圈带动河南振兴和辐射中部地区崛起。河南人口总数居全国首位,但城镇化水平却低于全国水平近10个百分点,河南城镇化有很大发展空间。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龙头,以郑州、开封和洛阳一体化为重心的中原城市群足以汇聚起1000多万城市人口,进而带动其他地区重心城市你追我赶,实现组团化发展,必将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以产为基,以人为本,产城互动,带动产业、城市以及地区的快速发展。建议科学规划中原城市群经济圈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带动河南整体振兴。同时,要加强周边省市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群之间的跨地域合作,在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产能合作、产业衔接等方面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为中原崛起做出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

在国务院授权三部委发布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中,郑州被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特别强调支持郑州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无论是物流通道枢纽建设,还是中原城市群经济圈建设,连接“一带一路”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一个地区增长极,这个增长极在河南的区域龙头就是郑州,河南全省能否整体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完全取决于郑州能否充分发挥龙头带动效应。

从国内来看,郑州地处中原城市群的中心,是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是中国唯一的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双十字”中心。得益于这一便捷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政治在历史上一直是著名商埠和物资集散地,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三大全国性商品交易所之一,“郑州价格”一直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在“一带一路”发展格局中,郑州具有成为物流仓储分销转运的中心,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得郑州有望成为“一带一路”的“天然中转站”。因此,建议郑州市要充分挖掘这一地理区位和交通便捷的优势,以打造跨国物流园区为目标,作为全球主要市场和全国主要货运网点之间的枢纽,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郑州要转变重投资、重项目和重经济收益的传统思维,将注意力集中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制度创新上来,更看重行业规则、规范和制度话语权构建,吸引全世界的商家参与到区建设上来,将郑州不仅作为河南的郑州,更要作为中国的郑州和全世界的郑州,在全球大市场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郑州要与全球各地机场、口岸、港口、园区、物流中心建立起密切的伙伴关系,构建覆盖全球、融通全国的物流伙伴关系网。

在确立“物流兴郑”的方针指导下,郑州还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产业、资源优势,围绕几个主导产业做大文章,在全球市场的广阔舞台上施展身手。目前,郑州在汽车、装备制造、煤电铝、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氧化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冷冻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建议郑州市避免贪大求全和面面俱到的倾向,瞄准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汽车产业,加快产业集聚转型步伐,吸纳整合全球资源,推进新业态和衍生产业体系,在一两个领域形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着力提升郑州的龙头带动能力,成为沟通海内外、连接东中西的国际物流商贸中心。

在郑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进程中,开放必须始终牢牢抓在手上,开放是郑州盘活一切发展机会的根本之举。尤其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对于推动郑州对外开放和拉动河南进出口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在2015年前三个季度,河南省进出口总额3095.65亿元,增长21.2%,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郑州航空港进出口总额完成309.03亿美元,占河南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1.4%。尤其是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郑州作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在2015年远远超过了上海、深圳等地,达到3010.3万单,显示出了超强的拉动力。

建议郑州市确立以港兴城、开放兴市的理念,以更宽的视野和更大的气魄和决心,加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力度,在现有规划面积基础上再扩大一倍,由市委书记或市长直接挂帅,真正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中国的另一个陆港自由贸易区和制度创新区,在口岸管理、跨境电子商务、联合通关、投融资等领域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通过政策创新、体制创新与模式创新,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航空物流、航空偏好型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郑州建设成为一座联通全球、覆盖全国、开放创新的现代航空大都市。

在推动郑州崛起为“一带一路”大通道上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同时,河南省和郑州市都应该将文化革新和人文交流摆到突出战略位置。回顾历史,几乎每一座城市的崛起,都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吐故纳新。河南作为人文历史底蕴丰厚的地区,其发展前景如何,从根本上取决于河南文化能否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与世界各地文明文化彼此交流。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根源所在地,是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在历史上与古今中外多元文化交流共进,呈现出厚重、多远、灵活的特点。在对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河南的中原文化将会在更大范围内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佛教文明等交流对话。因此,建议河南省和郑州市要始终重视文化交流,在挖掘和弘扬河南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文会友,以文建信,融文于经,文经并进,为深化“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筑牢根基,管控好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摩擦和冲突。

总之,河南作为中原大省,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河南省要积极行动起来,以全球视野经略河南发展棋局,以物流通道枢纽盘活优势资源,以中原城市群经济圈抱团取暖释放千年人文底蕴,真正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来。尤其是作为人口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完全可以凭借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将河南劳务输出大省转变为现代服务业强省,为实现中原文化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此研究成果将以连载形式发布,敬请持续关注)

4

凤凰国际智库出品 监制/邹明 编辑/黄杰